其时域波形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雷电注入6.4μs时达到峰值电流200KA,在69μs时,波形A衰减到最大值的一半100KA。
图2 雷电波形A的时域曲线
2.4仿真设置
根据图2可知当波形A的电流幅值下降到峰值的50%时的时间为69us,而ASE-ARP5412中规定试验波形A的整体时间为500us以内。由于仿真时间的需要至少应包括雷电流流过整个机身的时间t1=73ns和波形A的半宽度时间t2=69us。为了能准确、快速的完成直升机间接雷电的仿真分析,本文仿真设置时间设为200us,仿真频率范围为1kHz-50MHz。由于本文主要分析直升机在飞行过程中,遭受间接雷电的影响,因此设置直升机的六个面均为开放边界条件。其中雷电注入路径如图3所示,电流注入点设在机头部位,从机尾流出。
图3 雷电注入路径
3 仿真结果分析
3.1机身表面电流分布
根据图2可知在6.4μs的时候,波形A到达峰值电流200KA,这时注入直升机上的电流最大,机身表面电流密度也达到最大。在69μs时,波形A到达100KA,即最大电流的一半,这时注入直升机上的电流比6.4μs时有所减小,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直升机表面电流在雷电注入点和分离点处达到最大,其数值达到几百KA/m2。并且在路径中,机头、驾驶舱,发动机整流罩、主旋翼、尾梁、尾翼等位置处的表面电流也比较大,驾驶舱玻璃上边缘处有小电流流过。同时,雷电流流经的直升机表面棱边(如:驾驶舱、尾梁的边沿)的电流密度也比较大,其数值达到100KA/m。
图4 直升机表面电流分布
为了更加清晰、准确的了解机身不同表面电流密度的分布情况,得到直升机表面三个天线的耦合电流分布如图5所示。其中antenna_1、2、3分别为机头、机中、机尾单极子天线。
图5 3个单级子天线电流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