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观点评论

德国技术与中国市场完美结合

发布时间:2016-11-15 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
关键字:德国 企业并购 
中德企业间互补性强,可以实现双赢甚至多赢。当前,中国企业对德投资存量仅占德吸引外资总量的0.3%,相当于德国对华投资的1/10,仍有很大上升空间。建立更加均衡的投资关系,符合中德双方利益。

收购是为了建立更紧密合作关系

    2008年,金风并不是出价最高的买方,还有其他两个强劲的竞争对手——美国通用、高盛。为什么选择让金风来收购?亨克告诉本报记者,“当时Vensys还只是一个研发团队,比起纯粹的资本投资行为,更希望看到自己的技术落地,得到市场的认可。与其说选择金风收购Vensys,不如说是我们看到了和金风长期合作发展的未来”。

    收购只是最初的手段,目的是为了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像金风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将中国企业在德投资看作纯粹的收购行为,而看作中德合作的一种方式,对后续会有非常正面的影响。”丁远向本报记者举例说,2011年江苏金昇收购了德国埃马克50%的股份,双方在德国联手后又重新回到常州,建立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床厂,“成功的合作,必须在交易的框架、后续的沟通与实施过程中都坚持双赢思想。”

    合作也需要更多沟通与磨合。丁远指出,中德公司素来以截然不同的方式管理各自的生产运营,比如德国员工更注重高质量的管理能力,而中国员工倾向于灵活变通和创新;欧洲客户更关心机器的耐用性,而中国客户更关注短期订单。不同的市场环境导致中国和德国工程师在思维方式上有很大不同:中国工程师更注重满足客户需求并做快速调整,德国工程师更关心机器的可靠性、耐用性和品牌声誉。

    “信任是经历从认可到不认可再到认可之后的产物。”亨克表示,经过双方技术人员一次次的沟通磨合,信任终得以建立。

双赢、多赢是可以实践的蓝图

    “如果你想要很‘敦实’的工业基础和长期稳定的企业发展,那么你应该到德国来。”德国金风风能有限公司总经理马鸿兵对本报记者表示。在他看来,Vensys在行业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和研发能力,与金风对市场尤其是对中国市场的开发能力形成了互补。

    “基于过去5年对中国企业全球化的研究,我们发现中国企业通过收购模式走出去,与外国企业取得双赢甚至多赢,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真正可以实践的蓝图。”丁远表示,把中国市场和海外品牌、技术以及研发能力相结合,对海外企业来说可以增加就业、找到更大的新市场,对中国而言意味着产业提升。中德企业互补性很高,有很好的合作前景。

    中国企业被业界视为外国企业优良的合作伙伴。德国诺尔律师事务所股份公司与资本市场法专家史蒂芬·舒尔茨在近期出版的专著中写道:“参与德国上市公司股权收购项目的中国投资人均为拥有强大资金实力的战略投资者,其收购行为从未遭到过目标公司管理层的抵制。”

2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