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视点

张礼立: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焦点

发布时间:2017-12-19 作者:张礼立 
关键字:中国制造业 
现代智能制造业中,客户定制化与智能规模化是一对统一的矛盾体,模式已经从为用户提供产品本身转向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专属服务。 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必须具备自我意识、自我预测、自适应对比、自主重配置以及自主维修等工业智能能力,才有可能实现符合市场的个性化与创新。

    智能制造与创新转型之路很长,我想很多人都会认同这一点。中国“智能制造2025“的概念自2014年底首次被提出后,对正处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重塑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历史性交汇时刻的中国制造业,提出了由大到强的发展的方向,把制造业和信息化在科技与制造融合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加速了中国新一轮产业与科技变革。

    经历了21世纪之初的互联网泡沫和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后,全球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意识到制造业是推动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随着第四工业革命的到来,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然成为各国发展和转型的机遇以及形成新竞争力的战场。

    作为立国之本的制造业,中国的制造业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互联互通彻底改变了商业规则的今天,制造业边界日益模糊,颠覆式的创新不仅仅难以预测,更加难以把握。如何实现中国智能制造、如何将中国制造业的卓越经验通过科学的方式传承并且发扬形成中国制造业的常久文化是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能力、动力、定力的打造与提升是当下中国制造业强国站稳阵脚、大步前进的“支撑点”。《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是突破传统体制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动力,是我们做事情的条件,决定了我们未来想要做的事情的方向,这就是转型。我提倡把智能制造看作一个哲学问题来思考,过早设立太多的框架或模型对创新不利。实现中国智能制造的创新与转型,我们除了关注其科学与科技的双核心要素之外,我有“五个注重”和“三避免”想借此文和大家分享探讨。

    五个注重

    注重市场与应用需求

    用户需求是智能制造创新转型的“主要聚焦”。新技术的发展让制造业开始了一场被动变革。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产品与生产效率的竞争是企业之间的竞争核心。随着工业4.0的出现及互联网等科技新生态的迅速普及,消费者对产品(服务)创新、质量、品种以及交付速度的需求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一变化正是以市场个性化需求为根本。

    现代智能制造业中,客户定制化与智能规模化是一对统一的矛盾体,模式已经从为用户提供产品本身转向为用户通过产品提供个性化的专属服务。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必须具备自我意识、自我预测、自适应对比、自主重配置以及自主维修等工业智能能力,才有可能实现符合市场的个性化与创新。制造企业在努力保持自身的独创性同时,要贴近客户的需求,注重市场,从行业与应用入口抓好创新。

    注重企业架构重建与治理

    从计划到规划,从战略到战术的双维度来看我们今天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挑战,那么我们相信这个战略的主要焦点就是卓越运营,而有效实现的工具之一就是企业架构。

    开放组体系结构框架将“企业”定义为有着共同目标集合的组织的聚集,包含了狭义的企业与广义的企业,远景与使命,组织与职能,以及所有信息和技术服务、流程和数据架构,应用架构和基础设施的技术架构。企业架构是承接业务战略与信息战略之间的桥梁与标准接口,是企业信息化规划的核心。

    企业架构实践是一系列很有价值的工具,有助于确定制造业企业现有,以及未来需要发展成的运作模式。我认为制造业企业架构可以为数字化转型提供蓝图主要基于三点的考虑:1, 企业架构提供了管理层如何从原有状态到达期望状态的途径。2, 阐明企业的战略,并区分战略与战术。 3,帮助企业明确所处的地位,确定需要通过哪些努力来实现企业目标。

    重塑企业架构可以帮助企业有更为合理的治理途径。许多组织所面临的挑战是实现从以IT为中心的视角(通常与传统的企业架构活动相关)飞跃到企业的日常运作。我强烈支持以企业架构作为工具与技术,将其应用到日常运营中时,企业需要以运营架构的概念的新术语进行思考。在制造业转型的过程中,运营架构以信息领域及其企业架构活动为准则,但又将其转化使之反映企业的运营状况。

    企业不论何时开始实施卓越运营,都必须将人、流程和技术结合起来,基于这个观点,制造业的卓越运营的实践需要包含资产管理,资产性能管理,企业质量管理,环境、健康和安全管理,工业能源管理以及制造运营管理六大支柱。由于这些“支柱”中的每一个都依赖人们使用技术执行各个流程,所以所有元素对于与卓越运营相关的战略和战术的执行都至关重要。重塑企业架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它们如何彼此协调与配合,企业架构为卓越运营战略提供平台。

    创新科技在制造业的承诺,是如何从现在到未来付诸实现的过程。对于所有希望转型升级的制造企业,需要管理者全面了解前沿技术与关联性,利用现代企业架构与治理,重新定义制造企业,抓住智能制造给我们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机遇,不仅仅为实现获得更为高效,智能与高利润的服务与产品,而最终在这样一个工业互联网与数字高度发达的时代,实现数字与文化的共融。我们会将运营架构看作信息技术与运营技术融合的最高点,中国制造业必将会通过重塑企业架构强化治理来实现智能制造的数字转型。

    注重制造的人文建设

    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从科技到商业的转换与发展中,文明似乎从未停止过前进的步伐,而我们的文化似乎在这场大规模的文明建设下逐渐消失。在智能制造与工业4.0的时代,数字与文化之间绝非冲突,而是共融。避免文化的消失,需要我们注重智造人文的建设。

    创新的灵感来自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不同的团队,不受任何规模或等级的限制。站在前人的数据和经验的肩膀上,再加上自己的实践,就有可能实现创新的想法。创新文化的打造要依赖集体智慧,形成集体创新。组织架构的调整和变革、跨团队、跨部门、跨领域的集体智慧可以催生出意想不到的创新理念。

    智能制造的绚丽的未来需要我们全社会要共同努力,协作,跨界,强化组织与文化的创新。在不断打破知识领域边界、实现创新的同时,传统产业管理人才与互联网信息人才如何搭起创新班子,核心在于管理团队与人才建设的创新与融合。

    中国每年数百万高校毕业生和千万级的工程师人才优势在当前的产业结构下并没有充分发挥优势。人才与经济发展结构上的不对称极大阻碍了创新。中国劳动力人口数量下降影响制造业的同时,催生了对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强烈需求。互联网自下而上的大众创新平台激发了大众的创新热情和潜能,这是提供产业转型和重塑最好的机遇,它对于中国未来经济繁荣至关重要。

    做事和管理最终是一种交易。制造企业还需要新的福利模式来吸引并激励人才。灵活的工作制度、代办服务、轮休以及允许员工自由支配时间从事副业等制度,已成为高科技公司的标配,而制造企业越来越需要这些新的福利制度。管理团队知识结构多元化和跨界化后,如何可以做到大家尽快进入“状态”实现“交易”是大家所需要关心的。交心,要交流,交流先要合流。所以,未来企业强有力的管理班子除了知识能力跨界融合之外,管理层必须先要合流,合流实现同流,同流才可以交流,通过交流实现交心,最后实现不断的创新交易。

    加速创新,放眼未来,走向全球,不要仅仅着眼于局部或区域经济,还要把大数据与创新做本分、做厚道,让创新互联网成为中华文明驱动力。要注意的是,在高速发展文明的过程中不能抛下了我们的文化,让智能时代的新人文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加速器。

    注重新科学与新科技的运用

    行业自身的产业链融合、体系重构以及跨行业知识是制造业创新的三座大山。制造企业需要通过理解智能制造中核心科技的“三驾马车”,即工业大数据,工业物联网,以及资产智能的相关技术,实现快速、有效和成熟的决策能力,让科技在企业数字化变革上成为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未来信息化将与自控系统、工控系统、自动化等多交叉技术领域融合,尤为重要的是基于组织运营管理体制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应用,企业要从信息系统建设转向数据应用分析。智能制造企业要不断持续定义与理解大数据与工业的关系,掌握核心技术与特点并且发展演变过程和商业应用,帮助企业去理解他们和传统的大数据的不同和相似之处之后,更好的用好“工业大数据”。

    工业大数据給了我们一个看世界的新角度。360度全景的数字视角可能给我们带来些新的优势,这就是所谓信息技术成为创新驱动核心动力的来源。企业要在量化软件应用创新的同时根据细分行业在引入了新的功能特征创新的过程中实现工业大数据落地。垂直行业的大数据发展是云计算的平台的春天和机遇。很多的创新精神和软件应用都离不开数据的使用和生产。工业大数据应用实践创新主要体现在工业自动化设备的大数据收集、监控操作以及智能运营的趋势与实时分析。大数据业务除了让我们的企业更好的做好预测性分析,还能助力实现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模式的落地。

    工业物联网好比一场全民竞赛,从汽车制造到医疗设备制造,从流程到离散,充满了制造业的各个环节。连接资产这一概念对于那些想要将其转化为竞争优势的制造商而言,或许是一张温床。目前为止,这一概念虽然至今还未得到广泛接受的地步,但是得到了不少科技类公司的倡导。企业用来生产和提供商品服务的那些资产或设备,我们在实施智能制造的过程中都认为是基础设施的工作。通过对“资产”的连接,全面了解其性能,这意味着,我们的企业可以够感知并回应到从当前的性能,产品的设计与配置,原材料,内部环境影响,外部客户要求的变化,供应商绩效来预测未来的成与败。

    智能制造的产品的核心是不断变化的“物”的属性,是智能、连接产品不断扩展的功能及其产生的数据,智能制造在学习互联网的差异的同时,了解并且运用工业物联网的相关科技对未来制造的各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工业物联网连接的是“物”,连接的是企业的“资产”。夯实制造业全供应链的资产管理是落地智能制造的必经之路。在ISO5500/国标等同转换中明确了智能工业时代的“资产”包括了这其中包含了实体资产,也包含虚拟资产、类似流程、文档、知识、人才等。因此,健康的资产是企业业务健康运行的基础。

    企业可以根据资产管理体系的要求,结合自身的生产现状,通过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建立起完整的智能资产设备管理和治理的机制。例如,通过对“资产”的实时监控与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以资产绩效管理。作为现代卓越运营的一个核心策略之一,智能制造企业期望达到峰值性能一定与他们使用的全部资产的状态管理能力有关。

    注重科技与产业全面融合

    当我们跨步进入工业4.0和智慧互联网时代,企业要做到人人互联、物物互联、产品与服务互联、公众与政府互联,全产业链环节都要有竞争力。效率不仅是成本,更在于要有一本万利的潜能。经营模式的创新必须与生产方式紧密结合,具有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科技的关联性不仅仅是要关联企业信息系统的孤岛,更是跨越划分信息数据边界。当通过科技使得各种数据紧密关联起来的时候,企业的判断将会更加准确。

    智能制造的创新与转型之路应当以新中国成立百年之季为时限,以政府,研究机构以及企业全渠道参与,明确科技与产业创新的关系与定义为出发点,通过联系最为紧密的两化融合与技术指导体系,理解创新技术与产业从市场需求到生产与服务等的关联与落地,注重制造实现跨产业,跨园区,跨文化的全面融合。要在有关各方行业、产业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促进科技与产业推进可持续合作。

    三避免

    创新变革的目标是确保标准方法和过程得以使用,因而变更要快速地、以对服务质量影响最小的方式进行,可追溯并且改善日常的运维。创新和进步离不开变革,创新是必然的,变革也势在必行,这也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当然,创新有好也有坏,创新有优也有劣,必须谨慎小心,使创新和变革能保证好的新和优的新,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造福人类。

    在中国智能制造创新过程中,我们需要脚踏实地,努力实现从数据和经验到知识的过程,努力做好三个避免。第一,要避免过度项目化,造成缺乏长期的运营管理。短期项目无法获得真正的核心技术的同时,一定也无法获得长期的收益。

    第二,要避免运动式、跟风式的投入。虽然很多企业对智能制造都热情高涨,但是在智能制造的理解、路径选择、创新方向、转型策略等方面还存在许多的困惑和误区。制造相关企业需要通过信息化做好政策引导、资源配置以及科技转化与市场应用的长期跟踪和智能化的管理,避免一窝蜂式的盲目。

    第三,避免空洞化,与简单模式化,切忌停留在概念操作与简单的模仿。精于义者,眼界大心地平;徇于利者,眼界小心地险。我们需要有足够的定力来确保智能制造的实现,不要人云亦云,要有中国式的慧眼,不迷惑、不茫然,满怀果敢和坚韧去努力。

    实现四方面的收益

    长期与短期收益共存。 中国制造2025强国的目标并不仅仅是让我们的工业生产变得更智能、更有效、更快速,还必须在产品、生产和服务创新的同时,让我们社会各个阶层的老百姓充分融合并发挥其各自的能力。我们要将智能制造创新看为是一个国内乃至全球的经济增长的长期推进器,长远整合,以形成一个可以自我循环的要素集聚融合的长效机制。

    软实力与硬实力并举。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新技术手段以信息技术工具和软件融合管理为核心,与产品设计、工程管理、产品验证、生产规划、运转运作和制造上的应用和投入息息相关,未来都由软件定义决定。这次新工业革命机遇中,软件定义不再只是作为工业制造的辅助手段和工具,它是规避中国经济长期下行风险的有效手段之一,而且应该将其转化成成功的新产品和服务,它也必定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角。

    科技与管理共繁荣。在中国的制造工业1.0、2.0、3.0同时存在的环境下,高成本导致利润降低,低利润导致员工长期低工资,最终导致产品质量低下。向工业4.0 或实现中国化智能制造转型是一个漫长而细致的过程。打造智能制造,需要我们直接面对高成本、低效率、以及粗放式管理等诸多恶性循环问题。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来说,技术创新带来的增长驱动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之一。以智能制造哲学命题而不以具体的技术框架为手段,以近客观与合理的逻辑来全面讨论智能制造,落地务实。从实践中出发,从认识创新科技的相关性的深入理解开始,从管理思维的转变开始,不设置框架思维,不做相关推导因果,不以个案看全局的思路来倡导世界大同。

    文化与人才共繁荣。 学识是一个人的知识量,见识是经历与经验的积累,是一种胸襟和眼界。中国长期缺乏系统的方式累积制造经验、知识与信息,缺乏全面实时的数据分析与模型,如果不改变这样的局面,就没有办法通过数字模型来实现我们中国制造的知识传承。胆识是学识和见识的综合体现,是对新技术的全面理解,这样才算得上靠谱。从制造端的生产力需求转型为用户端的价值需求的过程中,我们从生产端向消费端,从用户端到定制化产品与服务,从全供应链的协同优化实现,实现对新价值创造的永恒追求和最大化。中国智能制造需要以打造制造业的文化为目标,培养“三识”兼备、“三识”俱佳的制造业文化人才,实现智造的创新与转型。

    展望

    每个人都无法预知未来。在世事无常的世界,人类追求的终极就是信用,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在数据的转型帮助下,我们要实现从资产到智造全环境的信用了解,通过制造行为推导出制造的信用值,然后以此支点,以能力为杠杆。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智能制造之路亦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我始终坚信,能够帮助中国实现智能制造强国之路“中国梦”的,一定是那一份主动而不是运气。

    我们要从设备智能管理,工业大数据分析,以及工业物联网的三驾马车,结合现代制造业企业的下一代企业架构与治理,能让自己从内打破,捉住旷世的机遇,锲而不舍。我们相信中国的制造业可以打造并形成数据红利,在这场智能制造的文化升级中,我们可以共同迎接属于人类的胜利,实现重生,实现我们的制造强国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