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视点

柳冠中:“制”是人家的,“造”是我们的

发布时间:2016-06-26 作者:柳冠中 
关键字:工业4.0 智能制造 
尽管外界热议工业4.0,在柳老看来,这个概念遮蔽了国内工业化发展的基本事实:中国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制造大国,而是加工型大国。所谓“制”意味着规范、标准、工艺、设备及流水线。

    前言

    尽管外界热议工业4.0,在柳老看来,这个概念遮蔽了国内工业化发展的基本事实:中国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制造大国,而是加工型大国。所谓“制”意味着规范、标准、工艺、设备及流水线。

    1、中国有工业,没有完成工业化

    尽管外界热议工业4.0,在柳老看来,这个概念遮蔽了国内工业化发展的基本事实:中国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制造大国,而是加工型大国。所谓“制”意味着规范、标准、工艺、设备及流水线。

    柳老说,“制”是人家的,“造”是我们的。

    机器化大生产中最能体现“制”的特点是图纸,所有工序必须严格依据图纸进行操作,图纸就是命令,而我国很多工厂的图纸是从国外引进的。图纸的本质就是“事前设计”,一个工业设计师必须通盘考虑制造、流通、使用、回收的全过程。

    德国这样的一流工业强国当年也是靠引进流水线起家的,英国人后来把德国产品贴上“Madein Germany”标签以示次品、山寨,这一下子刺激到了德国人,德国人很快做出了调整,主抓产品质量和制定行业标准。

    反观我国的工业基础并没有快速跟上,行业标准还相当落后。柳老以螺丝钉为例,目前能生产的国标最小型号M3,而M1螺丝钉现在还需要进口。事实上国内到处都有螺丝钉厂,日本全国仅一座螺丝钉厂,所以人家能做得精益求精。德国也只有3家电镀厂,而我国几乎每家工厂都有电镀厂。

    这种在生产上追求“小而全”的特点,柳老称之为“小生产社会观念”。

    不懂得在产业链的上下游互补合作,工业化社会的最大特征就是“我的优势是你不懂,你的优势是我不懂,这样才会有合作,否则你我一样,不就是竞争了吗”

    最近柳老去国外讲学发现“Made in China”贴牌产品正在锐减,这说明支撑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厂的人口红利消失了。有老板向柳老讨教“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救活企业?”柳老拒绝开这样的救方,“天底下没有这样的法宝,不做基础的东西就是投机取巧”。柳老也知道,不能责怪企业,企业要发工资、交税,只能看眼前。政府就像企业的“父母”,要为企业的长远做打算;对待“创新”的新生事物如同抚养婴儿,不能短期内产生不了效益,就撒手不管了。一些基础的行业标准、技术研究、专利保护等,还得政府和行业协会亲自牵头来做。

    2、中国的工业设计还是商场观念

    在柳冠中的设计思想中,工业设计与商业设计之间泾渭分明,工业设计是一个集成的系统工程,对企业发展起基础性的深远影响,为的是人们可持续的适用;而商业设计追求的是款式更时尚、外观更酷,主要任务是快速销货。

    柳老认为“市场”是一个系统,不仅是短期内的销售,还得明年、后年有提升,不能光做调研、跟着群众的尾巴走,还有前瞻性的战略突破产品。

    而中国的Marketing不是“市场观念”而是“商场观念”。

    企业在选择工业设计方案时,往往是看能否快速卖货,设计师也想尽办法更加时尚,柳老却此类时尚的工业设计斥之为“短命鬼”,一旦过时,就会造成商品大量的积压,企业就去请品牌公司做概念包装和定位。其实一个行业内品牌永远只有极少数,更多的品牌是有“牌”无“品”,形成过度营销和企业转型之困的“症结”在于忽视了工业设计的基础价值。

    近年来,设计的商场观念对业内的腐蚀,特别是各种评奖泛滥的现象,让柳老感到痛心。设计论坛、展览、评审如雨后春笋遍地展开,活动很热烈,领导颁奖,但是否开发了,没有人去抓,很多获奖作品做的是表面文章,整体的工业设计水平并未因此得到提高,国外一些大奖也趁这个机会来中国捞钱。

    “中国梦”不应该是追求人前显贵,个个成名成家。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问题就是全民一切朝钱看,好像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发财梦,一些大学生也不上课了,三五成群策划创业,柳老忍不住给小年轻们“泼冷水”,你得先把什么是“业”弄明白,不懂市场、管理、金融的创业,那是在做梦。

    柳老说,一个工业设计师既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也要创造现代“文明”。

    文化是一个空间性概念,不同地域,文化不一样,比如文化遗产、文房四宝、唐装旗袍等也要有,但主要是放在博物馆或者庆典仪式上;而文明是一个时间性概念,是历史发展的轴线,比如手机、电脑等,日常生活中须臾不离。

    当我们问到哪个企业符合柳老心目中工业强国理想时,他毫不犹豫说出是“华为”,因为华为在通讯领域的技术,已经强大到美国人必须与其合作的地步了。

    3、回归制造业的本质

    柳冠中教授创立了“设计事理学”,主张设计的出发点是“事”,而结果是“物”,设计的目的不是提供一种造型,而是给人合理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万变不离其宗”,设计解决的是人的衣、食、住、用、行、交流等等生活需求,而不是制作房子、车子、票子等物品,当然,重新规划人的生活方式光靠设计师一个工种显然是不行的,所以,设计师更像一个组织者和整合者,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设计大师”。

    柳冠中出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对于国家民族落后挨打有着深切的体会。来京上大学时,父亲在他的行囊里塞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这是任何时候不能丢的“传家宝”。上个世纪80年代留德访问的那段经历,让柳冠中体会到德国之所以能够世界工业强国,在于其扎实的工业设计国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