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视点

李振国:单晶的历程(下)

发布时间:2016-06-11 作者:彦祺隆 
关键字:单晶 
成立于2000年的隆基股份始终专注于单晶硅棒、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单晶硅产品制造商,而李振国也成为不折不扣的全球“单晶王”。

    厚积薄发2006年以后的光伏行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双反”和国内市场崛起的双重影响之下,产业像坐上了过山车,有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有的企业登顶后黯然失色。即便如此,中国光伏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迅速,光伏系统成本短期内迅速下降,在国家对光伏相关补贴政策的鼓励下,国内市场开始打开。

    李振国认定的单晶路线,也给隆基股份带来了不一样的发展路径。在数年时间里,虽然国内市场开始打开,但是单晶组件被定位于高端产品,因此价格较高,而我国光伏电站以地面集中电站为主,对组件成本摊薄有限,单晶电站初始投资成本较高,导致需求并不旺盛;在供给端,下游的单晶组件生产规模过小,与整个单晶产业链不协调,导致单、多晶价差在组件环节被放大到超出合理值。在这个时间段内,国内单晶光伏产业发展缓慢,隆基股份同样只能依靠海外市场。

    这样的缓慢,对于隆基股份来说,却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好事。在2006年到2010年全行业疯狂跃进的时期,隆基蛰伏下来,进行研发和准备。李振国专注的单晶硅棒、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虽然成长速度低于行业成长速度,但却为后面的爆发积蓄了力量。

    2011年以后,在欧美“双反”的不利环境下,国内光伏几乎陷入全行业困境,前期一些快速扩张的企业则进入产能更替阶段。投入的落后产能面临淘汰,企业转型、技术升级困难加大。隆基却反其道而行之,开始选择投入先进的技术,快速扩张产能,并在2012年4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即便如此,隆基依然没能逃脱行业环境带来的风险。在2012年,受到无锡尚德破产的拖累,隆基股份上市第一年便惨遭亏损,因应收账款无法回收而追加坏账计提9077万元。

    惨痛的教训过后,隆基股份迎来国内市场的春天。2013年国家开始实行光伏发电标杆电价政策,单晶技术作为度电成本最低的先进技术,市场需求逐渐向国内回归。

    “我们认为在规模和技术实力水平方面均已达到了公司预定的战略目标,形成市场竞争力,稳定了行业地位。但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即使把单晶硅片品质持续提高,成本继续降低,单晶产品的价值没有办法有效地在中国市场传递至终端,当时的局面是我们的单晶硅片约75%出口,国内的销售量只占25%,其中还有一部分被客户加工成电池片出口,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决定向中下游延伸”,李振国如是说。

    自2014年起,隆基股份在稳步硅片龙头地位的同时,向产业链下游电池、组件、电站延伸。当年隆基便开始宣布扩产计划,将原本设立在宁夏的拉晶生产线扩大产能。建立中宁、银川两大拉晶生产基地。单晶硅棒的切片工作则选择在了西安、无锡。切片厂建立在无锡也是出于更加贴近客户的考量。

    2014年底,隆基股份收购了浙江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这是隆基股份开始向产业链中游单晶电池、组件环节延伸的标志。

    赶上机遇从隆基股份收购乐叶光伏开始做组件之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电站应用端的市场格局。2014年,国内电站大概只有5%使用单晶,而到了2015年占比已经达到15%。

    2015年年初,隆基股份投资5亿元在西安设立组建平台公司,4月,与通威太阳能签署10年期租赁协议,承租其位于合肥的部分晶硅电池生产设施。当年,隆基股份、乐叶光伏与中民投在内的国内6家大型光伏投资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协定2016年至2018年将为战略合作伙伴提供9.6GW单晶组件和3GW单晶硅片、电池。

    单晶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单晶组件对光伏电站投资成本和发电成本的显著降低作用。PVInsights价格数据显示,目前单晶硅片与多晶硅片价差已经缩小到1.7美分(不含税),在这个价格水平下,单晶电池毛利率已经高于多晶电池,在组件端由于单位每瓦产品可节约大量的生产成本,单晶组件相对多晶组件的成本优势更加明显。制造端驱动加上高效技术对电站端成本优势的强化作用,成为制造端大规模增加单晶产能的关键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下游很多电池片厂开始往单晶生产上进行大规模的转移,其中也包括一些一线厂商,这标志着中国光伏市场转型的号角已经吹响,也预示着能源结构转型的进程正在加快,单晶大发展时代正式来了。

    隆基股份的业绩也印证了这一点。2015年硅棒、硅片、组件的销售及收入迅速增加,而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应用,生产成本进一步下降,毛利率水平同比提高。3月公布的2015年财报显示,201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47亿元,同比增长61.60%,净利润5.2亿元,同比增长77.25%。

    “未来5年光伏产业将完成产品成本下降、组件功率提升、质量保障提升、系统优化等各个方面的进展,使光伏度电成本大幅度下降”,李振国说。他进一步解释道,由于物理结构的原因,单晶可以将电池的性能充分发挥出来。高效单晶电池是未来发展的主流,而高效单晶电池下一步发展的技术应该是PERC技术,从目前来看这是最经济的一种解决方案,PERC电池的度电成本更低。

    “未来真正实现最低电价的路线只有单晶技术路线”,李振国说,2016年我国的光伏行业应该会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状态,同时,技术各方面日趋成熟,行业内外真正开始回归到关注度电成本,这是行业发展越来越理性的一种表现。“通过我们一代人的努力,能够真正实现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全面应用,也能够给我们的子孙后代一个没有雾霾的蓝天。”李振国充满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