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经济下降VS民营经济增长
作为一个外贸明星城市,出口形势趋紧,外经贸总体形势未见明显好转是必须面对的显示。表现为从中大型的外资企业,到小微型的代工企业,订单减少,甚至拖累到一些以出口为导向的内资企业。
不过东莞市经信局的人表示,东莞外经贸的底子还在,趁这一次也在进行优质外资的引进,达成新一轮的部署。上半年外资经济的新签超千万美元项13宗,同比增加2宗,涉及合同外资5亿美元,同比增长155.9%.
参考东莞市统计局提供的外贸数据,2016年上半年内资企业实现增加值550 .87亿元,增长18.4%,相比之下,外资经济出现下降的情况,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460.73亿元,下降0 .9%;外商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266.74亿元,下降5.1%.
按人民币计算,全市进出口4648亿元,同比下降0 .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 .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702.3亿元,下降6.7%;进口1945.7亿元,增长8.7%.
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民营经济持续增长成主力军。从数量上看,上半年东莞市民营经济登记注册户数73.77万户,同比增长14.6%;个体工商户47.27万户,增长9.0%.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483 .66亿元,增长21.3%,增速比全市工业平均高15.8个百分点,民营工业占比达到37.8%。
虽然东莞的民营经济有部分是依附外经贸起家的,在近年“转型内销”的不断倡导下,出现了许多内源性经济的新增长点,同时带动了民间投资的急剧增长。上半年东莞民间投资462.64亿元,增长超过五分之一,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7.6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三分之二强。民营经济缴税总额478.20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59.9%;其中私营企业缴税132.98亿元,增长迅猛,超过一半。
此外,在市场经济的调整下,东莞市还出现了小微企业下降和大型企业增长的势头,这表明市场在自发进行企业间的整合重组。
数据显示,上半年大型企业实现增加值599.63亿元,增长13.2%;中型企业实现增加值390 .97亿元,增长0 .5%;小微型企业实现增加值287.74亿元,下降1.6%.
无疑大型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长,与其投入的技术改造有一定关系。有能力进行技术改造的企业就有机会在这一轮洗牌中,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争夺更多利润。由此带动的先进制造业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8.3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14.7%;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12.3个百分点。
但中小微型企业技术更新换代的需求也很大,东莞市政府常务会议近日也审议通过了《东莞市推广建设普及型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工作方案》,通过奖励和融资租赁等方式,争取在东莞市推动建设100条以上普及型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为部分有资质、有需求的中小企业带来福音。
力推“机器人智造”
在东莞期间,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东莞这座为誉为世界工厂的城市,目前正在掀起一场“机器换人”的大浪潮。
2014年8月,东莞市政府发布《东莞市推进企业“机器换人”行动计划(2014-2016年)》,提出了客观可实现的技改目标以及切实可行的推进路径;2015年1月,东莞市政府发布一号文《关于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的意见》,强调要力争在2025年使东莞实现“从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的转变”;同年9月,东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三分关于“机器换人”的政策文件,从“引、投、创、销、融、保”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扶持;2016年1月东莞市政府“一号文”再次聚焦“机器人产业”,旗帜鲜明地提出以全面实施“机器人智造”计划为统领,大力发展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
该一号文有四大特点:一是实现需求侧与供给侧对接。在需求侧方面,积极推动“机器换人”,未来五年市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2亿元的普惠性“机器换人”专项资金,以引导企业利用机器人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在供给侧方面,利用庞大的机器人使用时长,大力引进机器人智能装备制造企业,突破机器人产业核心和关键技术,加快培育发展东莞的机器人产业。
二是工业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同步发力。既注重紧密结合制造业升级需求,优先发展3C制造、焊接、搬运、加工 等先进适用的工业机器人,又注重发展智能代步、安防监控、家政服务等服务机器人,以及无人机、无人艇、空间机器人等特种机器人,并积极布局发展柔性机器人、微纳机器人等下一代机器人,抢占未来机器人产业制高点。
三是全链条突破与全要素支撑同步体现。围绕机器人产业链精准布局,系统谋划机器人产业链条一体化发展,提出实现工作母机企业、本体企业、关键零部件企业、系统集成商、服务提供商、公共服务平台并举发展,力争机器人产业全链条突破。另一方便,从应用、技术、人才、资金、总结、金融等方面全面优化产业链各要素入手,提供支撑保障。
四是指导意见与实施方案同步出台。“一号文”系统梳理了机器人产业发展思路,力争为未来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全面系统的指导。于此同时,东莞市还制订了配套文件的实施方案,确保“一号文”有效执行落实。
数据表明,2015年东莞机器换人的项目有800多人,减少用工4万余人,新增了设备29000多台,产品合格率从92%提升到97%,单位劳动成本下降11.05%,劳动生产率提升1.66倍。全年智能制造工业总产值约260亿元,被认定为“广东省只能制造示范基地”。
2016年8月16日,清华大数据产业联合会来东莞市考察,希望采取东莞与联合会共同合作的形式,在莞设立工业升级大数据平台,通过数据分析、运用,助推东莞企业升级改造。未来大数据联合会将拟定建设工业升级大数据平台的方式助推东莞智造。
再造优势
原材料涨价、人口红利开始消退,代工企业开始“东南飞”,最早通过“三来一补” 等利用密集的劳动力创造价值的优势不再,广东省社科院企业研究所副所长李源曾表示,但东莞还有自己的固有优势,比如根基深厚的制造业基础,丰富的国际贸易经验等,在当前全球互联网的机遇下,应该大胆 “走出去”,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创新驱动发展,将产品和技术输送出去,满足全球贸易的新需求。
通过调研,记者发现在部分新型行业中,东莞正利用自身的竞争新优势努力实现全球资源配置,构建以优质企业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伴随东莞在机器人产业、只能手机、新硬件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已经向外界证实了东莞制造业的生命力和转型潜力。而不管是传统的服装家具,还是近年来大热的智能手机,虚拟现实产业,都在聚集大量制造业资源的东莞汲取了养分,迅速生根成长。
我们知道,2015年山东青岛的红领集团打造 “红领模式”被广为传播,该企业以3000人工厂作为试验室,对传统服装制造业升级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与实践,探索出以3D打印模式产业链为代表的的新模式,为中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路径。
在东莞也有一家类似的企业,广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比朗男装定制”APP上,意见衬衫从面料,衣领到口袋、纽扣,可以实现随意搭配。该公司董事长王大孟说,服装打订单时代一去不复返,未来企业要从柔性化生产、定制化服务入手,掘金小订单。他表示,制造企业急需摆脱被动的订单模式,要主动走出去贴近市场,迎合用户需求,才能精准制造、研发出附加值高的产品。
在他看来,东莞市产业链相对弃权,再有机会的情况下,企业很少考虑搬迁,而是考虑自动化改造或者开发新产品,找到新的发展路径。但核心的问题是技术支撑,比朗IT公司与纸样师傅磨合了三年最终才完成服装定制系统,前后写了10万行代码,“这些都需要技术来支撑”。
告别大订单,“走出去”直接与国内外市场建立联系,成为一些企业新的挑战。
国务院参事汤敏表示,东莞未来的发展,应该定位于全球低成本创新的新高地,引入并培育全球创新成果,利用自身强大的制造转化能力实现二次创新,逐步增加颠覆性创新的比重,从全球创新的跟跑者走向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