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讯 > 国内资讯

从智能制造到千行万业,隔行不隔理

发布时间:2024-12-13 作者:佚名 
关键字:智能制造 
      “看”懂智能制造,好像不大容易。至少看到生产线上的机器人,车间里跑的AGV小车,甚至是无人工厂、无人仓,都不大能确认,这就是真正的智能制造。除非,除非你能看见数据,看见不同业务场景的数据被汇聚在一起;看见数据在不同的应用系统里穿梭;看见数据在驱动AI已经落地应用。
 
  长安汽车的“三流打通”
 
  “华为提供了ICT基础设施和华为云服务,以高可靠高性能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保障了业务稳定运行。通过物联网技术,5G、Wi-Fi等网络设备,实现了全工厂硬件设备数据的采集上云,与各生产系统软件数据进行融合。”
 
  置身长安汽车的重庆数智工厂,才真知道中国制造有多强。14万平米的总装车间,足足有20个足球场那么大,整个厂区更是有着800余台智能化设备,1400多个机器人,几百台智能AGV。华为为长安汽车数智工厂打造了统一的生产数字平台,把不同设备的信息翻译成‘普通话’,让数据标准化,在工厂中自由流动,按需参与生产。
 
  其实,生产线上的机器人、车间里的AGV,都不能完全代表智能制造。当机械化和自动化到达一定水平,再提升生产效率、生产柔性,就只能依靠数字化和智能化。长安汽车的重庆数智工厂,就在干这件事。
 
  这里平均每60秒,就有一辆新车下线,而且 “一车一档”数据可回溯;这里一条产线能够同时生产阿维塔07、深蓝S05、长安启源E07三种不同的车型,而且最快仅需6秒钟,生产线就能完成工艺转换。
 
  “华为助力长安工厂打通工程数据流、商业信息流、生产工艺流。”跳过车间里的那些采集数据的“白盒子”,也没有谈后台运转的数据中心,华为中国政企智能制造系统部总经理杨萍说:“华为希望助力车企在研发、制造、销售等方面都获得成功,而不是车企建设了最牛的IT系统。华为的定位就是服务客户的主业取得成功。”
 
  不过,这还有另一问题,华为如何证明自己确实有这个能力?有能力帮助更多客户成功?
 
  其实,所谓“数智化”,就是“数字化”与“智能化”叠加的时代。回述历史,中国经历了30余年的信息时代,之后仅经历了7年左右的数字时代。但7年的数字时代实在太短,短到多数企业还没来得及完成数字治理,就兴奋地进入了智能时代。
 
  但该走的路还是要走的。
 
  以华为的自身实践为例,华为总说自己是一家“强研发属性的制造企业”。当然这么说也没有错,这家通信公司,这家ICT公司,这家研究人工智能的公司,在全球也建设了100多间生产车间,每年生产手机4000多万部,超过20万个基站,900多万台平板电脑。
 
  2014年,为了不让公司随着业务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而失控,华为启动了数字化转型。期间,围绕数据主要做了三件事:联接数据、治理数据、保护数据。
 
  这就如华为中国政企CMO邱恒所说,“虽是隔行如隔山,但也隔行不隔理。”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多是从业务系统打通、IT与OT融合、以及数据治理开始。以此为基础,进而完成智能化升级。
 
  因为华为就是这么干的。
 
  首先,华为建立了全量全要素的联接和实时反馈系统,将生产流程中的600多万端侧设备,40余种通信协议,以及100多个品牌的设备进行了全联接;进而,华为又扎实地进行了数据治理;更进一步,华为构建了“攻不进、看不到、拿不走、打不垮、毁不掉、可恢复、可追溯”的安全体系。
 
  正所谓是“数字化做不好,智能化就做不了。”基于上述工作,2018年,华为进一步启动智能化升级,在“研、产、供、销、服”各领域,全流程实现智能化。正因如此。在2015年到2020年期间,华为收入增加一倍,人员只是从17.5万增长到19.7万人。总结其中经验,三句话最为重要:战略是根本、数据是基础、智能是方向。
 
  跳出“车圈”看制造
 
  是不是感觉有熟悉?
 
  长安汽车的重庆数智工厂是不是也能看见类似的影子?华为联接了生产流程中的600多万端侧设备,长安汽车的工厂中设备也被联接了起来;华为扎实地进行了数据治理,长安汽车也是“三流打通”,并因此打通了业务流程中的断点。
 
  当然,跳出“车圈”类似合作还有更多。
 
  都说人工智能与制造产业的交叉点上有两大热点:一是“车”多;二是“人”多——智能汽车特别多,机器人也特别多。华为“车圈”的项目不仅在制造环节,还在研发领域、售后服务领域与多家车企合作;
 
  而在机器人制造领域,同样是“隔行不隔理”。华为也在不断通过“能力外溢”,服务中国制造。与头部机器人企业深入合作到研发领域,实现了研发质量与生产质量的协同管理,研发有效性也大幅提升。
 
  智能制造,一触即达
 
  不止如此。
 
  智能制造“隔行不隔理”的另一原因是,华为让它能简单到“一触即达”。2023年,华为中国政企业务提出 “数智世界 一触即达”——不管是大型政企客户,还是中小微企业,只要一触“伙伴+华为”体系,就能获取全套能力,从而实现即达数智世界的目标。
 
  其中,“全套能力”就是“隔行不隔理”的基石。邱恒对此进行了详细解释,其包括三方面:一是华为技术、产品、方案;二是“伙伴+华为”体系提供的服务;三是华为数字化转型的经验,以及“客户+伙伴+华为”共同交付的行业标杆案例和快速的推广复制。
 
  目前,“伙伴+华为”体系已有40000余家合作伙伴,能力覆盖咨询、方案打造、运营运维等,数智化全生命周期关键能力。也正是基于此,目前,华为已服务中国7500余家制造企业,覆盖汽车、半导体、制药、重工、新能源等众多领域。
 
  而且上述领域,看似毫不相干,实则有很多相似之处。主营蕾丝面料的时尚服务企业,与华为合作AI在线检测系统,实现在线100%全检,平均检出率95%以上,远高于人工检测水平,企业人工成本每年节约200万元。这不就是长安汽车打通“生产工艺流”,实现在线AI质检的“隔行不隔理”。
 
  所以邱恒才最后强调,“隔行不隔理”,尽管不同行业的需求不同,但数智化转型的服务逻辑是共通的。华为将通过架构先行、平台先行、场景创新和迭代前进的方法,帮助各行业打造智能体参考架构,推进智能感知、联接、平台建设以及AI大模型的应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