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是当今的热点之一,中国制造2025中将其列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推动智能制造是解决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根本路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各国都在研究如何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我们认为,互联网和传统工业行业的融合都是要抢抓制高点,而主攻方向则是智能制造。”
1.智能制造≠自动化
智能制造是“将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更新,扩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区别于流水线、机器化生产”。智能制造的产业链包括智能装备(机器人、数控机床、服务机器人、其他自动化装备)、工业互联网(机器视觉、传感器、RFID、工业以太网)、工业软件(ERP/MES/DCS)、3D打印以及将上述环节有机结合的自动化系统集成及生产线集成等。
尽管最近几年智能制造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人们对智能制造的概念本身仍十分模糊。这种在概念上尚未明晰的认知情况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提起智能制造,人们就会说起自动化,似乎搞了自动化生产单元/自动化生产线/无人车间,就等同于搞了智能制造一样。自动化本意是将人从重复、规范的动作中解放出来,通过机器、装置或系统进行重复性的复现和执行,以降低人在反复单一动作中可能出错的概率,因此单纯地将自动化与智能制造挂钩是以偏概全。有观点认为“智能制造就是人工智能在制造业的应用”,这其实也并不准确的。
正确认识智能制造,才能在智能制造之路上迈开步伐大步向前。
2.智能制造的推进
《中国制造2025》是把我国建设成制造强国的纲领性文件,吸收了美国、德国所长,又结合了中国的特点。因此说起智能制造,不能不对比德国的工业4.0。从产业发展阶段来看,德国工业4.0是在成功了“工业1.0”、“工业2.0”,基本完成”工业3.0”之后提出的发展战略,是自然的串联式发展。而我国的制造业走的是“工业2.0” 补课、“工业3.0” 普及、“工业4.0”示范的并联式发展道路,因此我们的中国制造之路走得比德国工业4.0更为复杂、艰巨。
在此背景下,政府和企业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政府层面正开展深入持续的政策创新,为企业提供宽松支持的政策环境,强化顶层设计合理安排创新系统建设和新兴产业布局,在全国各地形成智能制造支撑平台。
而企业作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的主体,要有主体意识,在摸索中找到适合自身的智能解决方案。很多企业发现使用了机器人设备,成本增加了效益却没有增加;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却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知识,从而产生该不该引入先进技术的疑惑。
这是源于我国低端产业多,比例大,使得智能制造技术价值的体现度不够。为此,企业应当主动改变企业本身来创造新的业务场景,为智能技术的应用创造合适的需求,而非盲目使用技术。工作流程、业务模式乃至商业模式的改变,都是切入智能制造技术的契机,这也有利于企业转型升级。
企业还需做好整体规划,选择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实施方案,以有效规避风险:
① 推进智能制造需要解决更加复杂的、纵横交错的信息集成问题,例如IT系统与自动化系统的信息集成、供应链的数据交换;
② 推进智能制造需要处理来源多样的异构数据,包括各种来自设备、产品、社交网络和信息系统的海量数据,需要确保基础数据的准确性;
③ 推进智能制造需要企业的IT部门、自动化部门、精益推进部门和业务部门,甚至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通力合作。
此外,寻找合适的专业伙伴作为长期的战友,也是企业需要深思熟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推进信息化智能化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诸多工业软件的集成应用,如智能装备应用、设备联网、数据采集、业务流程优化等,还和精益管理相关联。为此,制造业企业需建立自身的专业队伍,并选择若干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如咨询服务机构、智能制造的整体集成商、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等,做到内外联动,才能有效为企业的智能制造之路保驾护航。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如何有效降低成本,提高配送效率和匹配精度,是不少制造业企业苦思冥想而不可得的。推进智能制造,借助“互联网+”促进机器运行、车间配送、企业生产等环节之间的实时信息交互,传统制造业才有可能转型成功。但需明确的是,智能制造之路复杂、艰巨,并不是简单地引入个别自动化生产线就能实现了的。盲目引进一些信息化系统,缺乏整体规划,最终会达不到预期目标,甚至要推倒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