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讯 > 国内资讯

和三菱交流智能制造

发布时间:2017-10-07 作者:郭朝晖  来源:蝈蝈创新随笔
关键字:智能制造 
针对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方面的话题,中国工程院邀请三菱电机交流了一整天。我有幸受邀参加了这次交流。

    针对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方面的话题,中国工程院邀请三菱电机交流了一整天。我有幸受邀参加了这次交流。

    我感觉:与西方人相比,日本人的观点特别务实。比如,日本人考虑智能制造,完全是从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提高经营指标出发的:效率、质量、灵活性、作业率、成本等。过去,我一直这样评价日本人:他们思考的智能制造,是小尺度的问题。而这次日本人自己承认了这一点:他们关注的,主要是车间层面的问题。

    我一直强调智能制造的经济性、系统性。日本人的思想,也完全体现了这种观念。他们提到的几个问题就表现了这种思想,例如:

    1、自动化实现了人力成本的节约,但却无法应对接下来的新产品的生产;只能追加投资、建立新的产线。

    2、自动化实现了人力成本的节约,但却无法实现比人工更加精准高效的生产。

    3、用MES实现了对不良品的监控,却由于没有分析机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4、尽管实现了自动化,但仓库物流的效率低,开工率无法保证;

    5、巨大投资引入设备,却没有获得回报。

    6、启动了横跨部门的项目,但由于与部门利益相悖,无法构建各部门的最佳业务系统。

    我一直说:搞智能制造,不就是要企业赚钱吗?要赚钱,不就是要提高投入产出比吗?要提高投入产出比,不就是要减少系统性的不协调吗?要减少不协调,不就是要系统地考虑和解决问题吗?所谓系统的解决问题,就不是仅仅考虑一个问题,不是单纯的机器人、自动化或信息化。系统考虑问题,前提是考虑多个因素,多因素才可能实现1+1>2的(良性)系统效应。

    当然,中国和日本的国情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日本人认为:智能制造应该以机器人为基础。我认为:在劳动力成本很高的日本,只能这么做才具有经济性。这个问题很重要。前天,工信部老领导杨部长提到红领制衣的人工生产线和浙大校友发明的自动化制伞机器。在我看来,这种现象的原因只能发生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这种低端劳动不可能在西方发达国家生存下去,外国人发明这种东西不具有经济性。我记得2000年去日本的时候,一把伞和一个包子都是100日元:日本人怎么会把制伞业留在日本呢?又有哪个发达国家关注它的自动化呢?

    三菱电机提了许多观点,有的是我经常说、或想说却没有表达出来的。比如,就在前天,我还在一次会议上提出两种知识生产方式(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机器自学习、一种是人利用大数据产生知识)。而日本人居然也有类似的表达。而我关于大数据的一些观点,三菱的人也很认同。我甚至在怀疑:宝钢工作20年,是不是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日本的工程思维方式的影响呢?我想,或许我们都是东方的思维方式。

    西方的思维方式和东方有很大区别。比如,我们经常说的赛博、CPS、工业互联网、智能、息这些词,都是从西方来的。但谁又能保证自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很到位呢? 其实,讲不清楚是自然的:西方许多概念的内涵本来不是开放的:有的人理解了30%,有人理解了70%,有人理解了90%,但很难说有人完全理解透了。开放的结果,就是这个概念有生命力:赛博的概念提出这么多年了,为什么还会不断加入新的内涵呢?这种开放性,保证了创新思想的活跃。

    日本人知道,自己的创新能力其实不高;但是,日本人做事严谨。所以,他们总是想把一个概念的内涵讲清楚:听了日本人的观点,就基本能知道他们想做什么。

    开放和严谨是一对矛盾。开放而不严谨的人,可以成为思想家、艺术家;严谨而不开放的人,可以成为优秀的工程师和工匠;既能开放又能严谨的人,可以成为优秀的科学家和创新工作者;而开放得不够、又不会严谨的、只会鹦鹉学舌、做思想搬运工的人,只能做大忽悠了。

    总体上看,我们的应试教育把多数人训练成思维不怎么开放的人了。这个问题恐怕也是一时半会没法解决的。既然如此,还不如好好学学日本人的优势,多做些能把思想落地的事情。

本文为作者授权转载文章,任何人未经原作者同意,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e-works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任何法律责任! 如有异议请及时告之,以便进行及时处理。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相关资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