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能工厂

【优秀案例】数据驱动的智能制造——18号智能工厂

发布时间:2017-04-03 作者:佚名 
关键字:智能制造 
18号厂房更像是一个大型计算系统加上传统的操作工具、大型生产设备的智慧体,每一次生产过程、每一次质量检测、每一个工人劳动量都记录在案。装配区、高精机加区、结构件区、立库区等几大主要功能区域都是智能化、数字化模式的产物。

    工业互联网概念提出以来,全球产业界积极开展应用实践和探索,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业务创新蓬勃兴起,工业互联网逐渐发展为重要的智能基础设施、先进的生产力和新型的经济形态。

    自2016年6月起,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面向成员单位及全社会启动了先进应用案例征集工作,旨在寻找我国工业互联网应用和技术的最佳实践,为工业互联网的实施部署提供示范和标杆。通过联盟专家组的多次评审,2016年共评审出12个工业互联网优秀应用案例并汇编成册,于2017工业互联网峰会上正式发布。

    智能化生产领域案例一:

    数据驱动的智能制造-18号智能工厂——三一“智造”工业革命

    导读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点的智能制造已成为未来发展趋势。“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等制造业国家战略,均旨在构建自身的智能制造体系,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以促进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的深刻变革,改变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格局。

    三一集团始创于1989年,是中国领先、全球第五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年销售600亿元,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重工领域的标杆,三一集团以其18号厂房成为智能制造应用基础的示范。

    1

    “18号厂房更像是一个大型计算系统加上传统的操作工具、大型生产设备的智慧体,每一次生产过程、每一次质量检测、每一个工人劳动量都记录在案。装配区、高精机加区、结构件区、立库区等几大主要功能区域都是智能化、数字化模式的产物。”

    【高度离散制造企业的困局】

    三一是一个高度离散型制造企业,这种制造模式分散且独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企业成本提高,这种制造模式显然不能满足企业高质量的发展需求。三一积极借助信息化时代的优势,导入智能制造模式,优化运行系统,提升设备生产制造能力,积极应对工程机械企业多品种、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方面的压力与挑战。

    本项目建设实体18号厂房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是亚洲最大的单体生产厂房,有混凝土机械、路面机械、港口机械等多条装配线,是三一重工总装车间,年产能300亿元,生产的混凝土机械全球第一,港口机械中国第一。

    【技术创新,智能引领】

    (1)总体架构

    18号智能工厂从产品设计→工艺→工厂规划→生产→交付,打通产品到交付的核心流程,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2

    图1 18号厂房智能工厂总体结构图

    1)全三维环境下的数字化工厂建模平台、工业设计软件,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数字化研发与协同;

    2)多车间协同制造环境下计划与执行一体化、物流配送敏捷化、质量管控协同化,实现混流生产与个性化产品制造,以及人、财、物、信息的集成管理;

    3)自动化立体库/ AGV、自动上下料等智能装备的应用,以及设备的M2M 智能化改造,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与信息握手;

    4)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多源异构数据采集和支持数字化车间全面集成的工业互联网络,驱动部门业务协同与各应用深度集成。

    (2)基于三维仿真的数字化规划

    通过对整个生产工艺流程建模,在虚拟场景中试生产,优化规划方案。在规划层面的仿真模型实验过程中实现产能分析与评估,通过预测未来可能的市场需求,动态模拟厂房生产系统的响应能力;在装配计划层面的仿真模型中,通过仿真实验进行节拍平衡分析与优化,规划最优的装配任务和资源配置。

    3

    图2 基于三维仿真的数字化规划应用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