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工业智能工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经济变革已经迫在眉睫,投资主导增长模式正在失去动力,推动经济发展更要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生产力主导型发展模式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中国经济变革已经迫在眉睫,投资主导增长模式正在失去动力,推动经济发展更要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生产力主导型发展模式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流程工业企业,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和持续下行的经济压力,如何创新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优化提升运营服务能力,抓住历史发展的新机遇,构建企业发展的新生态,重拾发展新动力,是每个企业必须直接面对和函待解决的间题。
信息化是中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信息技术领域,随着德国工业4.0 ,美国工业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悄然兴起,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成熟和普及,对企业发展正在产生着越来越显著的重要作用。
工业企业进行“两化”深度融合,集中表现就是建设智能工厂。然而,什么是智能工厂?为什么建、怎么建?在业界还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和认识。文章中,我们结合多年来在自动化、信息化领域的工作经验和认识,对智能工厂的建设思路、功能框架、行动路线、关键技术等进行简要分析,同时结合实践案例分析了智能工厂建设的效果与作用,希望促进行业对智能工厂的思考,推动智能工厂的技术发展和建设实践。
1智能工厂系统架构
1.1智能工厂的理解
智能工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空间维度看,包括生产、工艺、设备、质量、仓储、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等技术与系统;从时间期维度看,包括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供应链等维度。
智能工厂建设旨在使企业的生产系统、信息系统、自动化系统和业务管理系统成为一个协同工作的整体,提升企业生产管控的整体绩效。
1.2智能工厂建设思路
智能工厂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采用成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围绕生产管控、设备运行、质量控制、能源供给、安全应急5项核心业务,采取关键装置优化控制,计划调度操作一体化管控,能源优化减排,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及生产绩效动态评估等关键措施,着力提升企业生产管控的感知能力、预测能力、协同能力、分析优化能力及IT支撑能力,为企业经营管理综合效益和竟争力提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并能够最终帮助企业实现高效、绿色、安全、最优的管理目标。
1.2.1“六层面”建设视角
对于流程工业企业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我们“化整为零”,从生产控制和生产组织两个维度切入,将智能工厂建设分为智能机构、智能检测、智能控制、智能操作、智能运营、智能决策6个层面,分别寻找、匹配先进的装备、技术与系统,进行智能化建设,如图1所示。
图1 工厂智能化“六层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