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能工厂

工业4.0的智能工厂不提车间

发布时间:2016-09-10 作者:蔡颖 
关键字:车间生产 智能工厂 
工业4.0只提智能工厂和智能单元,而没提智能车间,这是考虑智能工厂是有效产出的基本单元(TOC原理)。而传统工厂包含许多车间,智能化车间的叠加并不能有效形成智能工厂的目标。智能工厂的基础还是完整的经典精益生产系统。

    在精益生产线布局优化中,完美的目标是通过VSM分析打破车间式生产,改变为单元流水线生产,再把多个单元流水线改造一个多品混流单元流水线,所以,完美的精益工厂已没有车间孤岛式生产模式了。故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智能工厂已没有车间,只有智能设备、智能单元线或模块化设备布局,直接响应客户需求。

    工业4.0下的制造将是分步式生产系统,将改变固定顺序的僵硬的线性工序,转变为动态适应定制化品种的特有的工序模块化组合。

    与传统的车间生产线不同,没有固定的布局,可伸缩、灵活的工序链。可根据不同的产品,经过不同的路径生产。设备之间可以互相对话协商优化,形成CPS的各个智能体,不同设备模块可以自主、灵活的从工艺模块中寻找自己的路径,通过云端协商优化加工的决策。

    我觉得这是工业4.0的智能工厂不提车间的本意。但对我国大部分制造企业内有许多车间,如果做不了结构性布局改善,就只能从单个车间智能化做起。但我们必须清楚,这只能分别提高车间局部效率,并不能代表能实现智能工厂的整体的效率即有效产出。

    案例分析:

一、生产情况分析说明

    第一:生产主要经过A、B、C,D四个车间。100个原材料经过A车间加工后统一送到B车间,然后经过B车间加工后再次以100个为一批 ,搬运到C车间,以此类推,最后变成成品。

    第二:从采购原材料到生产出成品,总共需要12天的时间,这12天称之为生产周期。

    第三:接到的订单中,大部分要求6天交货,这6天称之为交货期。

    问题就在这里了,公司的生产周期远远大于客户对交货期的要求。

二、传统的解决方案

    方案一:增加库存

    -制造成品库存

    -制造标准件库存

    方案二:提高产能

    “方案一”说明:建立成品库存可以说是通常的选择。如果工厂有充足的成品库存的话,那么客户就可以随时取货了。然而,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要求定做产品,每个客户的要求又都是不一样的。这样的话,工厂事先根本不知道顾客需要什么产品,那么成品库存也就无从做起了。

    因此采用增加“标准件”库存的方法。所谓标准件,是指有一些物料具有通用性,既可以用于产品A,也可以用于产品B,这种具有通用性的物料称之为“标准件”。

    原材料经过B车问加工以后成为“标准件”,希望在这里增加一定数量的标准件库存。从标准件库存开始到变为成品,需要5天的时间。这样的话,也可以满足客户6天交货的要求。

    “方案二”说明:增加产能也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很多人认为既然产品总是生产不出来,那么我们就不断增加人力、增加设备,通过提升产能来缩短生产周期。当然,最好是深挖内部潜力,争取少花钱就达到增加产能的目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