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能工厂

机械制造行业对智能工厂的解读

发布时间:2016-08-24 作者:佚名 
关键字:机械制造 智能工厂 
CAD技术已在行业内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一大批机械产品因实现了机电一体化而显著地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计算机辅助企业管理已涌现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先进典型,但是,制造业企业的智能工厂建设虽然如火如荼,慎重和理智仍是企业发展的大前提。

    机械制造业是我国最早应用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行业之一。CAD技术已在行业内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一大批机械产品因实现了机电一体化而显著地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计算机辅助企业管理已涌现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先进典型,但是,制造业企业的智能工厂建设虽然如火如荼,慎重和理智仍是企业发展的大前提。在智能工厂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发展。

存在的问题

    制造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围绕着产品生命周期进行的,因此其价值链是通过市场调研、需求分析、研发、供应、生产制造、销售、客户服务的全过程来实现。智能工厂,是支持企业业务价值实现、满足企业业务需求、开放、标准化、具有可扩展性的体系,它涉及业务功能、信息资源、信息系统、网络和基础设施、信息安全和信息化组织等。

    中国机床行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陈宗舜认为,目前我国装备行业智能工厂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应用深度上看不够理想。虽然CAD的应用效果明显好于ERP,但CAE的应用较薄弱,在数字化设计和制造上尤为薄弱;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参差不齐,大型企业智能工厂建设正在进入深化阶段,CIMS示范企业也没有实现全面集成的应用。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仍处于较低水平;企业信息化缺乏统一规范、统一标准。具体表现在:

    ①机械制造业的投资始终没有形成明显的投资增长高峰期。

    机械制造业的投资始终没有形成明显的投资增长高峰期,始终以非常平稳的态势稳步增长。而这种状况与中国信息化由机械制造企业始开先河的状况形成了巨大的对比,造成这种信息化投资应用落差的主要原因,与机械行业复杂的行业特征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制造企业多属于传统产业,对IT技术较为陌生,因此早期的信息化工程基本上是被技术主导的。企业信息化选型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这直接导致了很多企业CIMS和ERP应用示范工程的失败。信息化规划和选型应当以业务需求为导向,要选择最能满足业务需求的产品。有些产品尽管技术水平领先、功能完备,但如果它不能很好地满足业务需求,就不能作为首选的对象。

    ②机械制造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依然处于较低的阶段。

    截至2008年,大约有26.2%的机械企业没有应用任何信息化产品。这部分企业主要集中在产业内末端的小型企业,其业务主要是围绕核心企业的需求而产生,自我控制和调节的需求较小。此外,大约有12.7%的机械企业仍处在单机应用阶段。这类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与没有任何应用的企业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主动性不够。截止到2008年初,有13.2%的机械企业进入系统和业务整合阶段。这一数据足以说明机械制造业信息化还处于比较低端的发展阶段。企业的信息化还主要是以部门级应用为主。信息系统的处理还比较表象,与业务的结合程度较低。

    ③机械制造行业的信息安全系统还处于简单应用阶段。

    超过80%的企业没有独立的信息安全系统,甚至单机版产品的应用非常普遍。随着企业网络应用的普及,对信息安全的需求不再单纯地停留在查杀毒软件的基础上,信息系统的完善将会促进信息安全软件的增长。应用软件的增长速度超过20.1%。信息化投资逐步转向系统投资,硬件的完善带动软件的应用,而软件的应用将进一步促进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深入。中间件的增长为16.9%。由于中间件是一个后台软件,企业对中间件的直接需求不会很明显,但随着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规划不足、信息孤岛等问题的暴露,一些信息化水平较高的企业迫切需要对信息及资源进行整合,中间件市场在一定范围内会保持比较平稳的增长态势。服务的增长来自于系统应用的快速提升。与其他制造企业有所不同的是,机械制造企业的维修服务比率仍然比专业服务高出10%左右。机械制造行业还处于智能工厂建设的初级阶段,硬件产品主导对维修服务的需求将比较突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