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能工厂

海尔智能化互联工厂

发布时间:2016-08-18 作者:佚名 
关键字:海尔 互联工厂 
对于未来,海尔希望能够通过互联工厂,以用户为中心,用全流程实时地互联,快速地满足用户个性化定制的体验。

    在用户需求日益碎片化、个性化的体验经济时代,企业真正比拼的是洞察用户需求和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能力,这也就要求企业需以互联网思维为核心重建供需关系,企业必须从传统的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型。

    在这一背景下,海尔顺应互联网时代的潮流,对外是“智慧家庭”,通过搭建智慧家庭平台连接用户,满足用户需求;对内则搭建“互联工厂”智能交互制造平台,前联研发、后联用户,通过打通整个生态价值链,实现用户、产品、机器、生产线之间的实时互联,提升用户个性化满足能力。

智能化互联工厂

    山东青岛海尔工业园的滚筒洗衣机工厂里,一条24小时不停歇的全自动化设备生产线已取代了过去100多人的车间。几十个橘红色、形状不一的机械手臂穿梭在半封闭的黄色工位里,9台高端大型注塑机执行着外筒生产的指令,负责激光焊接的机器人完美地实现了没有任何缝隙的镜面焊接……

    这个家电行业的第一个黑灯车间,正是海尔改造出的第一家无人化工厂,也是海尔在探索互联工厂中的第一步尝试。从2012年开始谋划网络化战略的海尔,即利用互联,把所有的设备利用物联网连接起来。

    个性化定制的规模化生产,正是海尔面对新时期的转型需求,所给出的实践答复。对于未来,海尔希望能够通过互联工厂,以用户为中心,用全流程实时地互联,快速地满足用户个性化定制的体验。

    “转化为海尔独有的思路,就是将硬件的智能化、设备的智能化以及物联网技术融合在一起,做成一个围绕用户开展的工作。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将工厂互联起来,前联研发,后联用户,实现从大规模制造到大规模定制的跨越。”海尔家电产业集团副总裁、供应链总经理林进财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解释。

    海尔开始筹建数字化互联工厂,但互联工厂做起来并不那么简单。林进财向记者指出了互联工厂的三个关键元素: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实现个性化定制;实现实时的互联,前联研发,后联用户;将自动化生产与用户个性化结合,解决个性化与高成本之间的矛盾。为了实现这三个关键元素,海尔定下了五步走的具体策略。从标准化精益,到设计、采购、制造的模块化阶段,到成熟自动化、颠覆自动化、互联自动化、智能防呆的自动化阶段,再到内外互联、信息互联、虚实互连的数字化阶段,最后实现柔性化、个性化、智能决策的智能化阶段。海尔要用夯实的基础,持续的迭代,加快研制,探索预研,并且并联同步实施。

    “海尔互联工厂要实现的是三大互联:即内外互联、信息互联和虚实互联,包括与用户的互联、与产品的互联、与资源的互联等,并实现万物互联,最终满足用户全流程最佳体验。”海尔家电产业集团信息总监于吉花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

    在第一步尝试之后,海尔进一步在沈阳工厂搭建起了互联工厂的雏形。用户需求互联到生产线各个工位上,员工根据需求进行生产优化,而生产线上的1万多个传感器则保证了产品、设备、用户之间互联沟通。

    通过对传统生产模式的颠覆与升级,海尔以满足用户全流程最佳体验为中心,意图打造一个按需设计、按需制造、按需配送的互联工厂体系,使整个制造过程实现高度的柔性,从而满足个性化定制的需求。

个性化用户为王

    “用户”是海尔近期频繁提到的一个关键词。不管是互联工厂,还是个性化定制,都是海尔站在用户的角度,围绕用户进行的转型升级。

    “我们认为,不跟用户交互、互联,只是在工厂和企业层面进行的改造,还是传统的思想,改造得再完美,还是工业3.0的概念,不是真正的智能制造。我们的新理念,就是一定要引入用户。从设计开始,用户有需求可以参与设计、提供方案,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建设也要跟用户关联起来。”林进财向记者强调。

    互联网时代消除了距离,加快释放出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将自己定位在“时代的企业”的海尔,自然要适应时代发展,从大规模制造模式转化成大规模定制模式。因此必须缩短产品上市时间,快速响应用户需求,根据不同用户、模式和服务的多样化,增加灵活性。

    有一个案例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远在美国的儿子在网上给国内的父母定制了一台冰箱,而这款冰箱的相关进度及信息都会在网络上即时显示,为用户创造了全新的体验。

    为了实现个性化定制的需求,海尔认为要从模块设计的基础开始思考,将产品分成不变模块和可变模块,并将生产线设置成模块化的柔性布局,在前工序上实现智能自动化、零停线换型,在物流上实现柔性无人智能配送,在总装上长线变短线、实现高柔性定制。

    目前海尔的沈阳工厂就做到了一条生产线从原本支持20多个型号到支持500多个型号的柔性大规模定制,生产节拍缩短到10秒一台,订单周期从15天缩短至7天,成为了目前全球冰箱行业生产节拍最快、承接型号最广的工厂。

    “互联工厂的探索实践是一个不断迭代升级的过程,比如在智能工厂层面,如何实现设备的自学习、自演进;在用户层面,如何利用大数据提高用户体验。”林进财进一步解释道。

    为了更好地跟用户交互,海尔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搭建起了与海尔虚实互动的平台。用户通过海尔官网、facebook、海尔虚拟展厅等,可以事前参与产品设计,加上对海尔1.2亿用户的大数据分析,让前台和用户的交互与企业的供应链、营销、研发系统形成无缝对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