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都在推动制造业复苏,但我认为智能制造只有中国能成功,因为中国已经建立起最庞大的制造业体系。”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上海中昊针织有限公司总裁高宝霖如是说。
有关调研显示,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人民币汇率三项因素对中国代工企业经营的压力系数分别从2010年的55.56%、52.10%、32.95%猛增到目前的81.43%、81.67%、48.11%。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东南沿海频现代工厂倒闭的消息,曾一度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正面临“地位不保”的危机。
面对这一市场环境,高宝霖为何对“中国制造”仍然充满信心?这种自信或许正来自上海中昊针织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代工工厂面对困局却逆势大步向前的业绩。
上海中昊针织是目前世界上销量最大的袜子代工公司,在同行业代工工厂效益下滑、陆续倒闭的环境下,中昊针织的出口额却实现了自2013年以来连续三年约30%以上的大幅增长,2015年出口额达2.36亿美元。
而中昊针织的“机器换人”计划也正是始于2013年。
三年前,一位在土耳其做生意的朋友向高宝霖推荐了一款意大利袜子生产机器,由于担心技术被学到,当时这家意大利企业并不想把机器卖给中国人。在充分了解到这款机器的技术优势和稳定性后,高宝霖下决心购买,并洽谈成功。他计划三年内花费6亿元人民币购买1200台机器,以实现“机器换人”。
目前,中昊针织的一个工人可以同时操控68台机器,用工数量从以前的2400人缩减至400多人。近日接受采访时,高宝霖说,到今天,中昊针织的人工成本已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机器换人”是代工厂转型升级的选择和步骤之一,从劳动密集向智能制造转型将有效规避由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代工竞争力下降的风险。高宝霖表示,中昊针织已经成为一家高科技公司,由机器生产的袜子一次成型,质量更过关、穿起来更舒适,外国很多大品牌正是基于这一技术保障而成为中昊针织的长期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