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能工厂

工厂自动化的根本——协助企业提升生产效益或效果

发布时间:2016-12-28 作者:佚名 
关键字:自动化 自动化工厂 
工厂自动化并不仅仅只是单纯引入机器人,它还包括自动控制、网络通讯以及其它种类的机械设备等等相关技术领域。
    伴随着“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工厂自动化、机器人应用成为了目前国内引人关注的议题。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要帮助制造企业真正落实工厂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和改造,挑战仍然不小。在近期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主办的、以“再塑产业新优势”为主题的2017深圳机器人创新与发展论坛上,记者采访到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富士康自动化机器人事业处总经理戴家鹏先生,请他来分享富士康作为世界领先的科技制造企业的典范,在工厂自动化建设中的体验以及机器人在工厂自动化项目中所能发挥的作用等等。
 
工厂自动化的根本——协助企业提升生产效益或效果
 
    工厂自动化并不仅仅只是单纯引入机器人,它还包括自动控制、网络通讯以及其它种类的机械设备等等相关技术领域。其中,机器人代表的是一种弹性制造,具有多功能特性;并且在某些场合中,专用机无法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而这些正是机器人所特有的功能。同时,在企业实施自动化项目时,并不是简单地导入机器人等硬件设备,还牵涉到企业的制造文化、人员训练、设备维护等方方面面,因此,工厂自动化是一整套企业自动化生态系统的建立。在整个自动化应用过程中,要把工厂自动化的如何帮助企业实现整体效益的提高和制造模式的改变,作为建设和评估的重要标准。
 
    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当前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为工厂自动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样也带来了不少的挑战,例如顶层设计规划、系统集成与整合、信息化建设等等。但最重要的是,工厂自动化的根本在于——设备及系统的基本功能应与企业所要达到的生产效益或效果相匹配。
 
切实做好四项基础工作,是工厂自动化的重点
 
    在企业实施工厂自动化项目时,应首先对工厂生产制造的基础条件和目标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做好详尽的规划。实际上,如果不做好基础工作,就好像在沙石地上盖一座豪华房子,由于根基不稳,房子也是不坚固的。
 
    这些工厂制造的基础工作包括:第一,深入了解和掌握整个企业的制造流程和制造工序,这与生产工艺息息相关,厘清哪些工序是机器人所擅长的,哪些是其他种类设备所擅长的,如何把它们结合起来实现最佳的生产效益,并且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追求精益制造的目标。
 
    其次,工厂自动化建设的另一项任务是实现生产数据的共享、分析和利用,以提升企业的整体制造水平。围绕这一目标,机器人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机器人代表的是一种控制系统,是工厂控制系统中的一环,除了完成一定的生产动作之外,机器人也具有数据收集的功能,将机器人收集到的这些数据与整体工厂自动化系统的数据联通起来,则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工厂生产和管理数据的利用水平。
 
    此外,认真研究如何把各种设备连接起来也是一项基本工作。目前,在大多数企业的实际应用中,数字化生产的比例有所提高,但工厂自动化系统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孤岛”式设备或子系统。从单点来看,也许可以达到一定的效益;但从更高层次的建设目标(如“关灯工厂”)来看,就不会达到更高的整体生产效益。为此,需要从这些“孤岛”式设备或子系统的制程改善做起,然后连接不同的机台变为一条“线”,再由“线”过渡到生产全流程的一个“面”,从而将控制、数据连接起来,大幅提升工厂的生产效益。
 
    最后,就是打造柔性化、弹性化生产线。柔性化生产是指一条生产线可实现一种或多种物料的灵活、柔性加工和装配,来满足越来越多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要求,这也是机器人的特长之一。随着工厂产品的逐年升级,加工工艺也在不断改进,机器人应用可以保留下大部分的模组再利用,只是增加新的功能模块,尽可能地保护工厂的投资效益,并大大缩减了产线的换线时间,有利于工厂整体生产效率的提高。
 
    当前,正处于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之中,新一轮的工业自动化革新实际上是一次从现场设备,到控制、通讯、软件、数据库,甚至到云端等环节的全新生态系统的重新塑造过程。着眼于工厂自动化更远大的建设目标,只有做好上述四项基础工作,工厂自动化体系才不会是仅仅靠引入机器人等高档设备的一种“摆设”,它将真正发挥会出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功力,帮助企业切实提升整体生产效益和效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