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建设内容有哪些?
智慧工厂是智能制造推进的重要方向之一。赛博物理系统CPS所支持的“全面掌控,精准执行”的执行层和制造执行系统MES所支持的“科学指挥”的指挥层,是智慧工厂实施的核心工作。
智能工厂建设内容
智慧工厂是智能制造推进的重要方向之一。赛博物理系统CPS所支持的“全面掌控,精准执行”的执行层和制造执行系统MES所支持的“科学指挥”的指挥层,是智慧工厂实施的核心工作。在精益管理思想指导下,MES/CPS是制造企业构建管控一体化的现代化生产管理模式的软件平台。
August-Wilhelm Scheer教授把MES称为实现工业4.0的枢纽,是在制造企业“Y”字形架构的基础上,明确了MES和CPS的关系。在机械制造领域,以前MES是包括CPS的,但是在很多自动化企业的实施中,我们经常把MES的自动控制部分独立出来,有的称为工程管理,目的是简化工程管理系统,提高其稳定性;这样,MES的其它部分,很多就称为生产管理。在流程工业,CPS以前主要为SCADA,与MES是作为两个系统看待的。
CPS把人(移动终端,穿戴设备等)、机(生产线/设备,机器人等)、物(智能产品/滑橇,仓储,AGV/运输车等),通过工业云联网。作为实体,工业4.0强调其自主控制。现在MES驱动自动设备和机器人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需要适时传递控制参数。随着智慧工厂的推进,将来通过CPS指挥的人机物,可能会达到成百上千个,有些工厂可能会更多。自主控制,实体需要具备物联能力和一定的智能性,是为了降低CPS控制的难度。
CPS实现人机物联网,是为了实现统一指挥,因为智能化的过程是个渐进的过程,企业需要根据产能和质量要求,逐步把人换成自动设备或机器人,统一指挥降低了这种转换的代价,因为现在自动设备和机器人所需要的控制参数,要比给人工的指挥更具体和更具有操作性,因此通过实施MES实现精益的生产指挥是实施CPS前提。
在机械制造领域,CPS的前身,称为工程管理或设备联网,主要是实现三类联网,一是与DCS/PLC的联网,多数是通过OPC协议方式实现,可以触发或轮询采集,可以自动控制;二是数控车床或数控中心的联网,一般是通过DNC实现NC管理,通过MDC实现完工采集、设备状态或故障码的采集和加工参数采集;三是工控机的联网,这里说的工控机是个广义概念。
物联网技术发展很快,应用层协议之争还没定论,但是我个人认为MQTT协议应该最有可能被广泛接受。基于消息传递的MQTT,确实能够简化CPS的实现并能够实现大规模的实体联网。“人”联目前最方便实用的方式是手机APP,实现人工指示、各类查询和进展反馈。
智慧工厂的三个维度
除了CPS,德国工业4.0强调三个整合:纵向整合、横向整合和设计整合。我个人认为,美国人提出的智慧工厂的三个维度更明确。
1.制造执行
从ERP的产品计划或订单出发,通过MRP展开上游生产环节的生产计划,详细排程,把生产计划细化并派工到设备/人工,为CPS准备设备(包括各类自动设备、数控和机器人)驱动参数和人工指示(包括各类防呆防错),根据生产进展和异常进行动态排程,按照批次或单台进行制造过程管控,采集实绩并报工。机械制造行业,可把制造执行的模式分成三种:
流水线模式,最具代表性的像汽车或发动机的装配线,还包括成组方式的机加线,一般采用“同步”模式管理,分装、物流等都与主线同步,即按照主线的生产顺序协同生产。首先是主计划管理,考虑一定规则或均衡生产原则的排序,比如涂装线,最理想的是同种颜色挨着生产,能够减少换色的次数,按照排序进行进度编排(排程),排程往往精确到分钟或秒;其次是根据现场实际生产状况的动态排程,比如生产停线了10分钟,那么后续的生产时间点都会向后延迟10分钟。依据主线的生产排序和排程,拉动分装和物流等的作业计划,要与主线顺序协调和时间协调,才能符合精益生产的要求。生产线之间,比如汽车的涂装与总装之间,生产顺序可能不同,需要通过缓冲区(涂装与总装之间一般称为PBS)实现调序和缓冲生产异常,缓冲区的大小也会影响排序的规则。
离散模式,比如机加、下料、热表和锻铸等,生产订单有若干工序,每个工序再去考虑使用的资源(主要是设备)。离散模式主要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排程,合理而优化的排程至关重要,可以考虑APS的高级排程,也要实现周或班次的滚动排程和动态排程;二是协同,每个设备的生产任务的顺序,受上游影响,更要考虑下游的需要,通过开工条件管理分析出每个任务的可开工时间,通过紧迫分析确定当前可开工任务的生产顺序,按照这个顺序去生产,就能够“照顾”下游。
项目模式,对于大型装备的生产,按照项目管控的方式进行整体控制,分阶段从项目任务发出生产订单,再与流水线制造或离散制造衔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