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能工厂

试水工业4.0 拥抱智能工厂

发布时间:2016-10-21 作者:佚名 
关键字:工业4.0 智能工厂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便坐落于此,从外面远观,与普通厂区并无太明显区别,但走进内部,处处可见高科技的影子:全自动化生产线上产品快速流动,工人们更多是进行仪器设备的操作监控,而非忙于简单的人工制造,智能化的车间渐显雏形。

    走进惠州仲恺高新区和畅五路一带,只见众多企业鳞次栉比。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便坐落于此,从外面远观,与普通厂区并无太明显区别,但走进内部,处处可见高科技的影子:全自动化生产线上产品快速流动,工人们更多是进行仪器设备的操作监控,而非忙于简单的人工制造,智能化的车间渐显雏形。

    如今,这家公司已成为国内汽车电子行业的领头羊,但它没有就此满足,而是朝着“全球领先”的更高目标进发。回到一年前,德赛西威与西门子公司“联姻”,启动了制造执行系统(MES)项目,开始试水“工业4.0”。今年以来,又接连上马智能仓储系统、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等项目,计划斥巨资在5年内打造“智能工厂”。

    动作频频的不只有德赛西威。驱车从这出发,往东北方向走约25公里,便来到了另一家汽车电子巨头惠州华阳通用电子有限公司。创新的因子也在这里闪烁。两个月前,华阳通用在一天内“一口气”签下两个协议,不仅联手西门子正式启动PLM项目,还牵手华冠科技启动了MES项目,试图以数字化与信息化转型全面推进华阳智慧工厂建设。

    企业你追我赶,创新故事在这交替上演。汽车电子发力“工业4.0”,是惠州汽车产业创新谋变的一个缩影。来自惠州市发改局的数据显示,全市现有汽车零部件企业5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38家,其中年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26家,超10亿元有10家,汽车电子、汽车线束和发动机零部件三大汽配产品,产销均居全国前列,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电子生产基地。

    不过,惠州市不甘于此。眼下,这里的汽车产业正期待转型蝶变,欲打造从零部件制造到整车生产的全产业链,向近30年来的“汽车整车梦”发起最后的冲刺。

    9月22日,惠州市政府正式公布《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将争取整车生产实现“零的突破”,到2018年引进和培育1-2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

    全市现有汽车零部件企业5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38家,其中年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26家,超10亿元有10家,汽车电子、汽车线束和发动机零部件三大汽配产品,产销均居全国前列。2016年上半年,汽车产业完成增加值50.13亿元,同比增长13.8%。

    根据计划,到2018年惠州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将突破100亿元,引进和培育1—2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突破150亿元,各类新能源汽车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万辆以上。

    对于新建成投产的纯电动汽车整车项目,年产销量首次达到1000辆、2000辆、5000辆整车的企业,市统筹安排资金分别一次性给予300万、700万、2000万元奖励。对动力电池年销量首次达到10亿、20亿、50亿瓦时的关键零部件企业,市统筹安排资金分别一次性给予150万、350万、1000万元奖励。

全球化竞争倒逼惠企转向“智造”

    一条棕色的轨道上,自动送料车来回穿梭、运转自如。通过二维码管理,哪里缺物料,系统一旦触发需求,仓库立即做好调配,AGV小车便自动把物料送至指定地点……在德赛西威,类似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

    前身是“西门子威迪欧汽车电子(惠州)有限公司”的德赛西威,从原来大型跨国公司在全球布局的汽车电子研发、制造中心,转变成本土国有控股企业已经6年多。虽然已采用了全自动高速贴片机等国际水平的生产设备工艺及自动化生产线,并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执行系统,实现贴片安装控制、生产过程互锁防错控制、检验及测试数据和状态的跟踪追溯、报表自动生成等功能,但德赛西威董事长陈春霖认为,这还远远不够。

    “‘工业4.0’不只是搞一两条自动化生产线。”陈春霖说,要完整实施几个关键的系统,并相互协同。“包括西门子在内的世界领先制造商都在迅速导向‘工业4.0’的制造体系,德赛西威要保持与世界领先企业同步、走在中国厂商的前列。”

    “经历从国际本土化到本土国际化的运作模式转变,我们竞争的对手不仅是本土同行,还有北美、欧洲,这对产品质量和研发提出了更高要求。”德赛西威供应链管理中心总经理严晓洋说,全球化竞争之下,如果要占有一席之地,管理思路和方法要做出大的改变,“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是重要方向,可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产品上市时间、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

    正是出于这样的愿景,德赛西威迈向了“工业4.0”的征程。

    严晓洋介绍,德赛西威从去年起便着手进军“工业4.0”,目前一期主要包括MES、PLM、QMS(质量管理系统)和智能仓储等4个核心项目,将投入数以亿计的资金。“目前我们的系统正在推进过程中,明年底就可以初步看到效率提升等成效。我们计划到2018年左右实现工厂的数字化,2020年左右基本实现智能化。”

    追赶“工业4.0”浪潮,华阳通用同样有自己的考虑。

    该公司总经理韩继军曾表示,汽车电子是一个高竞争性的行业,不管是国内的同行,还是国外的竞争对手,都非常多。“必须不断地更新技术、产品,如果稍微不留心,就会变成淘汰性的产品。”

    其实,早在2010年,华阳通用就曾启动MES项目,随后还进行了项目升级与替换。然而,随着建设智慧工厂的需要,该公司结合自身情况与需求进行二次信息化规划,决定再次启动更为卓越的MES项目。

    8月15日,在惠城区水口街道的一家商务酒店里,一场签约仪式隆重举行。华阳集团副总裁、华阳通用董事长曾仁武接连签下了两个对华阳智慧工厂建设将起重要作用的合作项目。

    一个是与华冠科技公司合作启动的罗克韦尔MES项目,意在推动智能制造。“该项目覆盖物料管理、生产计划管理、车间作业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等模块。”华阳通用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启动后将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制造环节效率,提升工厂的“透明度”,实现“可视化”生产,向智慧工厂目标迈进。

    另一个是与西门子数字工厂集团旗下机构Siemens PLM Software合作启动的PLM项目。华阳通用希望借此实现从产品策划到立项、需求分析、项目设计方案、采购、产品设计、生产、测试、销售、售后、仓管等全过程的数字化管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