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焦点话题

工业4.0的“阴谋”:盲从德国则中国制造业危矣

发布时间:2016-07-22 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
关键字:工业4.0 制造业 
随着对工业4.0了解的逐渐深入,我却越来越意识到工业4.0是一场由德国政府导演的广告大片,而这部华丽的大片背后却隐藏着德国的真实目的。若对这一概念不假思索地追捧,中国制造业就危矣。

    2016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华丽落幕,晨哨君也跟随吴晓波频道德国工业考察团在人头攒动的展会中泡了整整两天,与工业4.0的各个环节来了个近距离接触。围绕着工业4.0真实意义的讨论在企业家考察团中从未终止。毫无疑问,此次的德国工业4.0之旅对我们所有人而言受益匪浅。

    然而,随着对工业4.0了解的逐渐深入,我却越来越意识到工业4.0是一场由德国政府导演的广告大片,而这部华丽的大片背后却隐藏着德国的真实目的。若对这一概念不假思索地追捧,中国制造业就危矣!

德国的阴谋

    首先,让我们在汉诺威工业展考察之后再一次解读工业4.0。工业4.0指的是一整套智能制造体系,它的实现依靠的是工业自动化、大数据以及用户端的结合,而这三者的结合依靠的是物联网,物联网作为桥梁承担着现实端与虚拟端之间数据传输的任务。工业自动化的最终产物是机器人,大数据则是以云端为载体的IT管理技术,而物联网的实现依靠的是在生产设备与产品上安插的各类传感器和数据传输装置。

    那么工业4.0究竟意义为何?这是德国人的点子,我们就从德国人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众所周知,德国自身强大的工业科技支撑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大量高科技、高溢价的工业产品的出口使其拥有不仅高效还极其稳固的经济增长。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时,一系列欧洲国家出现债务危机,而德国经济依旧能维持正增长。

    但是德国也有属于自己的棘手问题,那就是劳动力匮乏,这迟早会限制其工业生产。德国曾试图通过引入难民以缓解这一矛盾,但最近曝出的一系列难民导致的麻烦已证明这种方法未必行得通。德国在工业上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和日本均没有像德国这样严重的劳动力问题。而在中低端工业产品领域,中国已经依靠劳动力价格的优势稳固占领市场,且在向中高端进发。

    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一直在努力推动工业自动化的发展。众所周知,德国的机器人(手)技术已经相当发达,大量替代了人工。但是毕竟劳动力匮乏的问题只有它最为严重,别国用机器人完全替代人力的需求不如德国那样迫切,甚至说机器人的过度应用反而会导致大量失业,产生难以消化的社会问题。

    如此一来,工业机器人这一高大上的技术只能归自己用,别国进口这些技术的需求不大。眼看别的国家逐步赶上,吃惯了高科技出口暴利的德国,显然需要更有力的营销策略来尽快推销他们的技术和产品。于是,工业4.0就这样应运而生,它不只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体系,将工业自动化与大数据捆绑,形成数字化工厂,打包出售,里面装的满满的都是德国制造。德国下一个10年的增长就靠它了。

    无论是工业4.0还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德国要让大家感受到的是:“历史的车轮不可阻挡,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我们德国是这一技术的创始方,拥有核心技术,要想不被落下,请找我们。”而汉诺威工业展则成为了德国宣扬这一技术的重要平台,今年又找到世界工业的另一极——美国作为这一展会的合作举办国,更是借此将这一概念进一步推至全球。

工业4.0何为?

    一个国家开发新技术,卖给别国并没有错,称不上什么“阴谋”。但看似很鼓舞人的工业4.0真的适用于所有行业、所有企业吗?其实不然,在一片业界叫好声之下,让我们继续深挖工业4.0的用途。工业4.0可以说是一套基于上层建筑上的顶层建筑,它宣扬的两大优点就是成本优化与定制服务,这两大优点恰恰是企业竞争的命门。但仔细思考,这两大优点并非谁都享受得到。

    先说成本优化。工业4.0降低成本的方式一是减少劳动力,二是得益于客户定制化服务,大幅减少成品库存。要实现这种结果,就要花巨资从德国购入整套体系,加上人员培训等等,这对于资金有限的中小型企业几乎是行不通的,而对于大型企业用中国的劳动力便宜还是用引进整个工业4.0体系便宜,晨哨君本人不看好引进新体系的实际价值。如果最终以机器替代人,也将产生那部分被遗弃劳动力的辞退成本,而他们最终何去何从,则成为了社会的成本。

    其次,客户定制,也可以说是柔性制造。这里要分开说的是工业用产品和消费级产品。中国广泛讨论的是用工业4.0升级消费级产品的价值链,其实这完全不是工业4.0的初衷。德国的工业4.0主要针对的是工业产品,如零部件、芯片、机械等高技术含量产品,这是解决他们自己工业产能、优化管理效率的方法。由于工业产品的客户是厂商,他们在采购上有计划、有响应时间且批量化,工业4.0是可行的。但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中国企业购买工业4.0体系却用来继续生产非顶级的零部件,岂不是给人以“杀鸡焉用牛刀”之感。

    而中国许多观点的核心是如何通过工业4.0对消费级产品的用户体验进行改善。消费级产品的客户往往是“任性”的,需求往往是碎片式的,如果什么产品都定制,对于厂商和物流方都造成巨大考验。不是说这种天马行空的理想永远无法实现,但至少对绝大多数消费品而言,这是在现阶段无法实现的,也完全没有必要。

    在本次展会上,我曾遇到一家从事医药行业的中国参展商。他们的展台目测超过50平米,一个大约8平米的智慧城市模型霸气地位于展台中央。他们意图建造一个巨大的智慧试点城市,包含住宅、酒店、工厂、体育场、办公楼等。工厂里采用工业4.0体系。我问用来生产药品吗?他们表示药品还不能定制化,所以他们从保健品做起,比如每天早晨根据外部天气情况和用户需求定制面膜,即时送到用户家中。

    一边听着对方热情的讲解,我脑中却出现无数个问号。对方还告诉我他们是来招商的,要和西门子,Kuka等企业合作。这家公司也许就是中国一些企业在尚未理解透彻工业4.0就盲目趋之若鹜的写照吧。

2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相关资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