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智能供应链

智能物流,未来发展的方向

发布时间:2017-03-22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物流产品网
关键字:智能物流 物流 
物流成本一直是我国社会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1月18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在《中国物流业2016年发展回顾与2017年展望》中称,2016年物流总费用约11万亿元,同比增长3%左右,与GDP的比率有望降至15%以内,这是该数值连续四年下降,但这一比率仍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物流成本优化空间大,行业自动化程度不高
 
    物流成本一直是我国社会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1月18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在《中国物流业2016年发展回顾与2017年展望》中称,2016年物流总费用约11万亿元,同比增长3%左右,与GDP的比率有望降至15%以内,这是该数值连续四年下降,但这一比率仍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除了制造成本以外,管理效率低下、信息化程度低是造成国内物流成本偏高的主要原因。由于国内制造业标准化程度较低,物流非标品较多,自动分拣难度较大,目前国内大部分的分拣系统主要以“半自动”为主,优化空间大。
 
智能物流,未来发展的方向
 
    新兴智能物流装备迅速崛起,各细分领域快速发展
 
    根据国泰君安研究所的预计,未来几年行业整体增速在20%左右,2019年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装备技术水平尚有差距,但立体仓库、输送分拣系统、AGV、智能快件箱等新兴物流装备已步入快速成长期。
 
智能物流,未来发展的方向
 
    1、自动化立体仓库
 
    自动化立体仓库主体由货架、堆垛起重机、入(出)库工作台和自动运进(出)及操作控制系统组成,是当前技术水平较高的形式,可实现仓库高层合理化、存取自动化、操作简便化。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累计建成自动化立体仓库数量已超过2500座,并以每年400座左右的速度稳健增长。
 
智能物流,未来发展的方向
 
    由此可见,中国的自动化立体仓库发展空间还很大,尤其在烟草、医药、机械、零售等领域的需求强劲。2015年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市场规模约122亿元,预计未来复合年均增长率约20%,至201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10亿元。
 
    2、输送分拣系统
 
    为适应电子商务对物品快速流通的需求,输送与分拣系统正在向着智能、快速和高效的方向迅速演化,输送分拣设备是自动仓储系统中所必需的设施。现阶段我国输送分拣的自动化作业水平相比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但是国产设备具有价格优势,性能也基本满足企业的运作需求,预计2017年国内市场规模将达到255亿元。
 
智能物流,未来发展的方向
 
    3、AGV(自动导引输送车)
 
    目前我国物流业自动化处于起步阶段,但毋庸置疑的是,现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AGV等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市场。随着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智能机器替代部分人工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AGV按用途可分为无人搬运车、无人牵引车和无人叉车三大类。各行各业如汽车、家电、医疗、食品、化工、军工等行业对AGV的需求呈现旺盛增长态势。目前国内AGV新增的需求,主要来自汽车、电商、3C、烟草等行业。
 
智能物流,未来发展的方向
 
    4、智能快件箱
 
    在国外,智能自提柜已有10多年发展历史,我国智能快件箱行业起步于2012年。按照菜鸟网络的披露数据计算,截止到2016年6月底,全国拥有智能快件箱超过12.9万组。结合未来快件数量的增长及智能快件箱的渗透率,预计到2020年国内智能快件箱的市场容量将达到37.5万组,未来几年智能快件箱市场需求强劲。
 
智能物流,未来发展的方向
 
    目前不少上市公司开始发力智能物流装备业务,国内智能物流装备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共有17家,总市值超500亿元。我国上市企业的技术水平、研发实力基本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但是相比国际巨头,业务规模、客户资源方面尚有一定差距,存在较大进步空间。
 
智能物流,未来发展的方向
 
    从去年“双11”网购规模再创记录可以看到,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以及民众消费方式的改变,物流模式由传统的大批量、少批次向小批量、多批次迅速转变,同时带动了快递业务的高速增长。
 
    面对庞大的订单量,强大的智能物流设施设备的应用势在必行。毋庸置疑,在不断拥抱大数据和互联网的背景下,市场变革的号角已经吹响,我国智能物流正迎来大幅增长的发展阶段。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