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一则由机器人撰写的地震新闻在朋友圈刷屏,这是继“谷歌智能机器人战胜李世石”后,智能机器人又一次引发热议。那么,机器人“写手”有哪些优势?将会给新闻写作方式带来什么变化?通过梳理目前国内外媒体利用机器人写作的现状,或许可以带给我们一些启发和思考。
5月29日,四川绵阳发生地震。很快,一条题为《绵阳安州发生4.3级地震》的新闻开始流传于网络。内容包含地震参数、震中地震历史信息、地震周边乡镇的基本情况、地震所在县的行政情况,甚至还有两张震中地图,可谓图文并茂。
这篇署名为“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的560字新闻稿件的作者,是国家地震台网研发的智能机器人。自动写作,自动发布,全程无人介入。取标题、发布地震图方便后期救援、撰写地震参数、搜集地震周边历史情况……根据后台设定的一系列工作程序,仅花6秒钟,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就完成了工作,也毫无疑问地摘得了全球“首发”。
其实,机器人写稿已经不是新鲜事,尤其是在地震领域。2014年3月17日,美国洛杉矶发生4.4级地震,《洛杉矶时报》编辑部机器人用3分钟完成了相关报道的写作发布。美联社在一年多前也已开始用机器人编辑Wordsmith撰写稿件。
国内机器人写稿主要从去年开始。去年9月10日,腾讯财经发布了一篇关于8月份CPI的稿件,署名“Dreamwriter”,这是腾讯财经开发的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去年11月,新华社公布其机器人写稿项目“快笔小新”,输入一只股票代码,关于该股票的财报分析就能瞬间成稿。日前,第一财经也发布了智能写稿机器人“DT稿王”,并现场演示写作内容和效果。
优势:“多快准”跑赢人类
不过,写稿机器人的应用,并不是所有类别都可以。目前美联社的Wordsmith、腾讯的Dreamwriter都只应用于财经类、体育类报道,但是已经可以进行多版本的推送了。
腾讯财经主编、Dreamwriter项目负责人刘康说,写作报道可以简单分为两类:第一是数据类、组合类可模板化操作的写作报道;第二是更人性化、文学化、需要表达功底的写作报道。
“现有的机器人写作还停留在数据部分,并不是在文学部分。”刘康说,写稿机器人替代的是最基础的第一类,但是更高级的还不能。
以Dreamwriter为例,其写作方式并非简单的资料抓取,而是基于大数据分析平台,在短时间内选出新闻点、抓取相关资料,按照特定的新闻体裁成稿,适用于资料量巨大的财经资讯新闻。机器人的优势在于能够全面地抓取资料,在准确率和时效性上都优于编辑和记者。
“刚入行做记者的时候,我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翻阅报告来获取信息。”资深财经媒体人、第一财经CEO周健工说。据其统计,中国的金融市场平均每天发布大约1900篇公告,而这1900篇公告,一位资深证券编辑需要100个小时才能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