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编程:凸轮的数控铣削工艺及程序编写
发布时间:2011-11-10
作者:
数控
来源:CNC
平面凸轮如图1所示。 图1 平面凸轮 1.工艺分析 从图上要求看出,凸轮曲线分别由几段圆弧组成,φ30孔为设计基准,其余表面包括4-φ13H7孔均已加工。故取φ30孔和一个端面作为主要定位面,在联接孔φ13的 ...
平面凸轮如图1所示。

1.工艺分析
从图上要求看出,凸轮曲线分别由几段圆弧组成,φ30孔为设计基准,其余表面包括4-φ13H7孔均已加工。故取φ30孔和一个端面作为主要定位面,在联接孔φ13的一个孔内增加削边销,在端面上用螺母垫圈压紧。因为孔是设计和定位的基准,所以对刀点选在孔中心线与端面的交点上,这样很容易确定刀具中心与零件的相对位置。
2.加工调整
加工坐标系在X和Y方向上的位置设在工作台中间,在G53坐标系中取X=-400,Y=-100。Z坐标可以按刀具长度和夹具、零件高度决定,如选用φ20的立铣刀,零件上端面为Z向坐标零点,该点在G53坐标系中的位置为Z=-80处,将上述三个数值设置到G54加工坐标系中。加工工序卡如表1所示。
表1 数控加工工序卡
数控加工工序卡 |
零件图号 |
零件名称 |
文件编号 |
第 页 |
NC 01 |
凸轮 |
|
|

|
|
|
|
工序号 |
工序名称 |
材料 |
50 |
铣周边轮廓 |
45# |
|
|
|
加工车间 |
设备型号 |
|
|
XK5032 |
|
|
|
|
主程序名 |
子程序名 |
加工原点 |
O100 |
|
G54 |
|
|
|
刀具半径补偿 |
刀具长度补偿 |
|
H01=10 |
0 |
|
|
|
|
|
|
|
|
|
|
|
|
|
工步号 |
工步内容 |
工 装 |
|
1 |
数控铣周边轮廓 |
夹具 |
刀具 |
|
|
|
定心夹具 |
立铣刀φ20 |
|
|
|
|
|
|
|
|
更改标记 |
更改单号 |
更改者/日期 |
|
|
|
|
|
工艺员 |
|
校对 |
|
审定 |
|
批准 |
|
3.数学处理
该凸轮加工的轮廓均为圆弧组成,因而只要计算出基点坐标,就可编制程序。在加工坐标系中,各点的坐标计算如下: BC弧的中心O1点:X=-(175+63.8)sin8°59′=-37.28 Y=-(175+63.8)cos8°59′=-235.86 EF弧的中心O2点:X2+Y2=692 } 联立 (X-64)2+Y2=212 解之得 X=65.75,Y=20.93 HI弧的中心O4点:X=-(175+61)cos24°15′=-215.18 Y=(175+61)sin 24°15′=96.93 DE弧的中心O5点:X2+Y2=63.72 } 联立 (X-65.75)2+(Y-20.93)2=21.302 解之得 X=63.70,Y=-0.27 B点: X=-63.8sin8°59′=-9.96 Y=-63.8cos8°59′=-63.02 C点: X2+Y2=642 } 联立 (X+37.28)2+(Y+235.86)2=1752 解之得 X=-5.57,Y=-63.76 D点: (X-63.70)2+(Y+0.27)2=0.32 } 联立 X2+Y2=642 解之得 X=63.99,Y=-0.28 E点: (X-63.7)2+(Y+0.27)2=0.32 } 联立 (X-65.75)2+(Y-20.93)2=212 解之得 X=63.72,Y=0.03 F点: (X+1.07)2+(Y-16)2=462 } 联立 (X-65.75)2+(Y-20.93)2=212 解之得 X=44.79,Y=19.60 G点: (X+1.07)2+(Y-16)2=462 } 联立 X2+Y2=612 解之得 X=14.79,Y=59.18 H点: X=-61cos24°15′=-55.62 Y=61sin 24°15′=25.05 I点: X2+Y2=63.802 } 联立 (X+215.18)2+(Y-96.93)2=1752 解之得 X=-63.02,Y=9.97 根据上面的数值计算,可画出凸轮加工走刀路线图。如表2所示。
表2 数控加工走刀路线图
数控加工走刀路线图 |
零件图号 |
NC01 |
工序号 |
|
工步号 |
|
程序号 |
O100 |
机床型号 |
XK5032 |
程序段号 |
<, P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150%">N10~N170
|
加工内容 |
铣周边轮廓 |
共1页 |
第 页 |

|
符号 |
⊙ |
 |
|

|
→ |
|
|

|

|
含义 |
抬刀 |
下刀 |
编程原点 |
起刀点 |
走刀方向 |
走刀线相交 |
爬斜坡 |
铰孔 |
行切 | 4.编写加工程序
凸轮加工的程序及程序说明如下: N10 G54 X0 Y0 Z40 //进入加工坐标系 N20 G90 G00 G17 X-73.8 Y20 //由起刀点到加工开始点 N30 G00 Z0 //下刀至零件上表面 N40 G01 Z-16 F200 //下刀至零件下表面以下1mm N50 G42 G01 X-63.8Y10 F80 H01 //开始刀具半径补偿 N60 G01 X-63.8 Y0 //切入零件至A点 N70 G03 X-9.96 Y-63.02 R63.8 //切削AB N80 G02 X-5.57 Y-63.76 R175 //切削BC N90 G03 X63.99 Y-0.28 R64 //切削CD N100 G03 X63.72 Y0.03 R0.3 //切削DE N110 G02 X44.79 Y19.6 R21 //切削EF N120 G03 X14.79 Y59.18 R46 //切削FG N130 G03 X-55.26 Y25.05 R61 //切削GH N140 G02 X-63.02 Y9.97 R175 //切削HI N150 G03 X-63.80 Y0 R63.8 //切削IA N160 G01 X-63.80 Y-10 //切削零件 N170 G01 G40 X-73.8 Y-20 //取消刀具补偿 N180 G00 Z40 //Z向抬刀 N190 G00 X0 Y0 M02 //返回加工坐标系原点,结束 参数设置:H01=10; G54:X=-400,Y=-100,Z=-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