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智能研发

海上战略预警能力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16-09-25 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
海上方向战略预警是国家海上防卫体系的“耳目”,可用于发现、识别和跟踪、定位海上来袭目标,在陆、海、空、天、水下等多维战场实施不间断的目标侦察监视,实时获取战场情报信息。

    海上方向战略预警是国家海上防卫体系的“耳目”,可用于发现、识别和跟踪、定位海上来袭目标,在陆、海、空、天、水下等多维战场实施不间断的目标侦察监视,实时获取战场情报信息,并及时向海上防卫的各用户分发相关的情报信息,是海上防卫体系功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当前我国海上方向战略预警形势严峻,现状堪忧,是国防建设中需要加快筹划建设的重要领域之一。

    党中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推动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海洋强国目标,首要任务是维护国家海洋主权、海上安全和海洋发展利益,为海洋强国建设构筑稳固的基石,必然要对海上战略预警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海上战略预警能力现状

    海上方向战略预警作为国家武装力量在海上方向监视和防御外来战略进攻性武器突然袭击,及其活动态势而采取的综合性警戒手段,主要包括早期发现、跟踪、识别来袭远程弹道导弹、战略轰炸机和巡航导弹等战略武器并及时发出警报和采取相应措施。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尚无先进有效的预警手段,我海上方向战略预警能力建设走过一段艰难历程。近年来随着一些先进作战平台的发展,我国海上防卫作战能力得到较大提高,但海上方向战略预警能力建设仍相对落后,与履行新时期使命任务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

    当前我国海上方向战略预警能力存在是能力不足、资源分散、覆盖范围有限、网络建设相对落后、与指挥控制系统信息融合水平低等问题,成为国家安全领域一大隐患。

    探测能力不足

    主要表现在:一是预警探测手段落后而且单一,缺乏空间、境外、夜间和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预警能力。其中空中侦察预警及指挥引导的基本性能远不能满足海上战略预警需要。尤其海洋监视、侦察卫星仍是空白,与美俄日等国相比差距更大。现役陆基空基对海对空观通雷达等设施设备较落后。海基如现役航母缺乏成熟的舰载预警机,所装备中程警戒雷达无法实施远程预警,由此导致近海预警探测不完整、远海预警监视无手段,水下预警监听无设施,难以有效实施海基核反击力量所需的战略预警。二是预警信息传输能力差。主要是缺少远海战略预警所需专用通信卫星及可靠的数据传输手段。岸基传输信道资源严重不足,难以实现通信资源统一管理和资源共享,难以形成统一的海上战略预警态势。三是预警信息对抗与防卫能力弱,主要是电子对抗装备性能落后,预警情报分析、评估能力不足。

    监控覆盖范围有限

    由于天基海洋监视、专用通信卫星仍是空白,军用通信和导航卫星数量较少,海上方向战略预警范围小、探测距离近、覆盖率较低,尤其现役陆基对海、对空雷达探测距离有限,预警监控范围止于近海近岸,对第一岛链外等重点海区及更远的远海海域,缺乏实时、准确可靠的预警探测手段。现有卫星系统对海上方向战略预警的地理覆盖率和时间覆盖率较低,全方位、全时段战略预警能力十分有限。

    网络系统建设落后

    主要是相关数据链与指挥控制系统融合性差。现有卫星对海上方向战略预警需求的满足率低,与现役空基、陆基、海基和水下等侦察预警设施设备综合集成不够,海基核反击所需战略侦察、通信、指挥和准全球导航手段成体系建设相对落后。天基信息系统与空、海、岸基预警力量间宽带和高速数据链发展较慢,装备性能不高、互通性差,战术数据链使用效率低,未能按军民融合、三军联合作战要求形成一体化多维预警体系。

    预警能力不足相关原因分析

    我国海上方向战略预警建设资源配置管理不够科学,主要是资源投向投量不够均衡合理,海上方向不突出、投资欠账多,重大专项装备投入少。尤其海洋专用卫星空白多、数量少,其他领域预警探测手段也较落后,预警机、侦察船及对海警戒雷达、防空雷达、岸基警戒声纳系统等侦察预警探测装备均存在“短板”。

    此外,海上方向战略预警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不够。主要表现为:军队未能积极利用市场全要素优势,最大限度地利用地方资源,包括民用卫星、民用通信等信息资源;军地间协同较为困难,包括制定电磁频率使用计划、协调军地用频矛盾、加强电磁频谱监控、调整电磁频率使用方案、禁止违反电磁频谱秩序等方面缺乏有效整合;初步数据链体系还不完善,未能通过改造指挥自动化系统,实现预警情报资源共享和电磁环境的有效管控。

3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