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智能供应链

物流信息化发展特点及趋势

发布时间:2017-08-18 作者:任芳  来源:物流技术与应用
关键字:物流信息化 物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以及市场需求的持续拉动,物流信息化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与应用,促进着物流产业的智慧升级与发展。
    在2017年6月15日召开的2017(第九届)中国物流信息化大会上,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交通运输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有关领导以及相关企业负责人充分强调了发展物流信息化对于实现智慧物流的重要意义,指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为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了重大机遇,智慧物流成为转型升级的新动能。物流信息化作为实现智慧物流的基础呈现出哪些特点及趋势呢?
 
     1.“互联网+”进一步促进物流信息化建设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在大会上表示,自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互联网+高效物流”等11项重点行动以来,物流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成为发展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等国家有关部委在过去一年发布了50多份政策文件,从不同的角度推动“互联网+高效物流”的发展,为物流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副司长张祥表示,提升商贸物流服务水平,必须依赖于物流标准化、信息化的创新发展。商务部接下来将进一步推进标准化,为物流信息化打下基础,如推进信息系统和平台的标准化,引导平台增强服务功能。同时,开展试点示范,探索提高商贸物流信息化水平新路径。如探索智慧物流配送体系,以“互联网+”的理念来指导物流信息化发展;开展农产品冷链物流试点示范;积极推广集中配送、统一配送、共同配送、仓储一体化等先进的物流配送服务模式等。
 
    2.物联网与物流业深度融合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技术在物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货物跟踪定位、RFID、电子数据交换、可视化技术、移动信息技术、智能交通及定位服务等先进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成效显著。
 
    其中,物联网正与物流业深度融合,从技术、模式、空间等诸多方面改变了传统物流的运作方式,提高了行业的效率水平。据悉,目前行业已经有超过400万辆重型货车安装了北斗定位系统,大量的托盘、集装箱、仓库、货物等接入物联网,以信息互联、设施互联带动了物流的互联。车联网技术从传统车辆定位向车队管理、车辆维修、智能调度、金融服务等方向延伸。
 
    3.大数据技术应用更加深入
 
    随着政府监管从以统计报表为主的静态监管升级为以运营数据为主的动态监管,物流企业不仅要有采集数据、传递数据和储存数据的能力,而且要有大数据的意识。传化物流集团副总裁、陆鲸总经理孙方明表示,中国物流行业从业者众多,但是关联性很少。降低物流成本必须依靠信息化和透明化管理,这些都需要大数据技术。
 
    在物流领域,大数据帮助快递企业预测运力需求,缓解“双11”等特殊时期的爆仓问题。大数据具有多种应用场景,包括个性化、精准化的运力匹配、智能车队管理、信用档案建设、高效的多式联运、服务区域经济决策、通过智能学习预测调度未来空车等。未来数据的采集和应用都需要进行动态的分析与优化,同时应用智能化学习记忆的方式,使其应用更加广泛。其中,仓储将会成为未来物流数据沉淀的重要部分。
 
    4.物流云是构建物流新生态的基础
 
    数据日益成为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数据上云的同时,仍然需要与产业链中的其他生态聚集,互为有效利用。为了迎合物流企业升级互联网平台运营的需求,相关云产品及服务越来越多。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打造的综合性物流交易云平台——联物流生态私有云,既保障了物流数据连接各方互联互通,又相对保护了企业信息的私密性和安全性,这是构成物流生态的技术基础。此外,诸如唯智的“混合云”以及科箭的“智慧供应链云”等,帮助企业进行仓库选址、供应链网络布局、车辆分配优化及智能路径规划等,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协同优化与降本增效。
 
    5.区块链技术应用将更加广泛
 
    “区块链不仅仅是技术,更是战略。”IBM中国研究院区块链技术总监黄胜博士强调。区块链包括四个部分:共享账本、智能合约、隐私许可、交易共识。简单来看,区块链=超级账本+供应链。黄胜指出:物流领域存在大量的纸质单据、有大量的全局可视化、溯源、追责等需求,以及供应链金融服务需求等,因此区块链在物流领域拥有大量的应用场景,如在食品溯源方面,区块链解决方案不仅可以提供对多方参与的供应链网络的信任度,还可以找准食物来源,减少不必要的广泛找回,以及改善食品供应链的协调。对此他建议,物流企业应该积极探索和制定可行的区块链实践商业模式和步骤;开展广泛的行业内外合作,共建区块链生态圈;从内部的IT治理和业务建设走向生态圈商业网络间的企业共治和新业务模式的建设。
 
    “互联网将万物信息化,区块链将信息价值化,未来10~15年,区块链的力量和价值将更加充分地体现。”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强调。
 
    6.无车承运人试点将促进物流平台建设
 
    2016年9月1日,国家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改革试点加快无车承运物流创新发展的意见》,并最终筛选确定出283个无车承运试点企业。无车承运人已经成为平台企业和部分有条件的物流企业转型的必然选择。
 
    无车承运人通过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可以更大范围地整合车、货、站场等物流运输资源;更快速地拓展运输网络辐射范围;实现物流资源的科学配置。据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货运处处长余兴源介绍,无车承运人可以有效降低中间环节交易成本(约占总营收的6%~8%);提高车辆运输效率10%~20%。因此,无车承运人将是物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部分。围绕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交通运输部下一步将完善政策,鼓励探索,健全制度,陆续推出《无车承运人管理办法》、《无车承运人运营服务规范》等。
 
     2017年,随着无车承运人市场不断深入,市场愈发多元化,因此需要借助完善的信息平台和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对无车承运的全过程进行管理,互联互通将成为公共平台和无车承运人试点企业共同的发展方向。
 
    7.物流诚信平台为实现联合惩戒搭建平台
 
    “信息化是物流业发展的引擎,是物流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每个企业都身处信息化发展大潮中,因此怎么强调信息化的作用都不过分。”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巡视员魏贵军表示,物流诚信体系建设是物流信息化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企业监管的基础,可有效地约束和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对此,国家发改委接下来将会同有关部门从信息共享、联合惩戒等方面加快推进。
 
    8.物流信息化建设仍有较大改进空间
 
    崔忠付指出,在企业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信息化、社会物流监管的信息化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随着新零售的快速发展,消费者服务需求及体验的升级,智慧物流的创新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期,但传统物流企业运营互联网的意识和能力不足,而新兴高科技企业又欠缺对物流产业的理解和把握,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受传统监管模式和体制制约而进展缓慢,成为智慧物流发展的现实障碍。因此,还需要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的进一步重视和解决。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戴定一指出,数据已经成为物流信息化时代的资产和新的生产要素,但是目前人们在利用数据时仍没有相应的依据。因此他认为:首先,数据时代尚未解决的基础制度和法律建设,已经影响到行业发展,这是政府的事,更是大家的事;其次,数据的产权与交易的契约是信息化的两块基石,既要规定所有权,也要规定其他责权利及其传递,需要在实践中提炼,信息时代的法律和制度建设迫在眉睫;第三,信息的整合不能沿用工业化的所有权集中、谋求控制和分层管理方式,而是要适应多元化和扁平化演进发展的规律。他表示,未来的物流信息化将是分工协作的互联互通,而不仅仅是信息所有权的分享。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