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中国制造员工的饭碗?
大量制造业倒闭,或者毫无征兆的解除合同,影响的不仅仅是几家企业和地方出口额,更要命的话题是,企业中的员工该何去何从?如前文所述,郎咸平痛斥中国正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利润微薄,污染环境,但他却忽略了一项最重要的不良影响,那就是人才的培养。众所周知,流水线上的工作是一个体力话,沿海打工者基本上是来自农村的青壮年主力,他们把最该学习的时光奉献给了枯燥、单调的工作,我们不禁要问:十年后,谁来帮中国制造业升级?
沿海地区很多制造企业都采用计件工资制度,流水线员工们为了赚取更多的工资,主动压缩休息时间,像上了发条一样机械苦干,但因身体过于疲惫,总量仍不尽如人意。对于年轻人来说,上夜班是最痛苦的事情,每次看表都只过了5分钟,流水线就跟永动机一样,好像永远也不会停止…这些细节基本构成了流水线工人的一天。
因工作过于单调、枯燥,员工需要付出极大的精力去应付,自然,下班之后,他们不可能再去自主学习,更会认为公司开办的培训课程就是一种负担,他们只想尽快看到自己的男女朋友,然后去开房,痛痛快快地打一炮,周而复始,无休无止。这种糟糕的工作生活状态,不单消耗了员工的青春,更是阻碍了他们向上流动的通道,于是员工们不得不把注意力集中于工资和加班费。
最近几年,笔者常看到员工罢工的新闻,比较奇怪的是,他们争取的不是休息日,而是加班,因为更多的加班,意味着更多的收入,很多制造业的员工常常选择呆坐在流水线上2个小时,消耗生命。
一些中国制造企业倒闭后,总会引发员工抗议事件,他们值得同情,duang得一下就丢了工作,真得很可怜,但这种可怜来不仅来自于制度和环境,更源于他们自身的生活价值取向。要改变这种状态,唯一的出路就是员工要随着企业一起升级。
比如现如今流行的工业4.0概念,包含了由集中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用户服务的生产模式,简单来说,工业4.0时代将会有更多的智慧型、自动化工厂出现,届时大批的传统工人将会下岗,机器人会读懂SOP且能完美地完成组装动作,更重要的是,工厂不用支付给它们加班费。
真到了工业4.0时代,没有知识资本的人将成为流浪汉,但没有人有义务去救济他们,因为他们疏于学习,只能被淘汰。相比之下,那些关注自动化、大数据、传感器等先进技术的员工,则不用担心丢掉工作。
最后,笔者提醒读者,企业倒闭对于没有知识储备的人就是世界末日,而之于知识储备丰富的人来说,只不过是换一个工作地点,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