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智能生产

2016年上半年国内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及趋势

发布时间:2016-07-18 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
关键字:智能制造 
在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向制造领域渗透,催生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等网络化生产新模式。各领域企业抓住机遇,加速布局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创新,培育产业发展新生态。

二、下一阶段趋势预测

    1、企业制造资源逐步移入云端,基于API接口的云产品和解决方案将大量涌现

    云计算加速向制造领域渗透,数据安全问题亟待解决,将推动信息技术企业加大力度研发云安全产品。基于云的制造模式和面向云服务的平台型产品逐步应用于工业制造领域,企业制造和信息资源逐步移入云端,数据完全问题成为关注重点,并制约着云平台在制造领域的推广普及。信息技术企业将抓住机遇,积极布局云安全产品和解决方案。如曙光与Check Point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在云安全等领域合作,研发更稳定可靠的新产品;初志科技发布云平台产品InitCloud,整合云存储、云安全有关技术,为打造安全数据环境提供整套解决方案。未来,云安全产品和解决方案将更多地整合云平台API接口资源。企业将利用接口渠道获取安全配置信息、监测云服务动态,提高产品的自动化水平和响应性能力,面向云平台并整合API接口的云产品和解决方案将大量涌现。

    2、3D打印企业加速生态圈构建,云平台将在推动协同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用户体验成为3D打印企业关注重点,云平台将整合企业生态圈资源,成为布局协同服务的有效工具。传统3D打印厂商的业务模式主要聚焦设备和技术等硬件领域,随着3D打印技术在各领域的推广应用,企业逐步面临后市场服务等软条件配套需求。以此为出发点,设备厂商将开始构建涵盖设备、数据、材料和服务的3D打印生态圈,通过“硬件+软件+内容+服务”的模式提高用户体验。目前,先临三维、南风服务等厂商已初步构建自己的3D打印生态圈,业务范围涵盖材料研发生产、数据原型下载、线下服务中心等领域。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互联网+”逐步向3D打印领域渗透,云平台将成为3D打印厂商布局协同服务的有效途径。企业将通过搭建线上云平台,整合材料研发、设备制造、线下体验、设计中心等业务分支资源,形成网络协同打印模式,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定制化服务。

    3、工业大数据应用逐步普及,将为智能制造领域系统解决方案输出提供支撑

    工业大数据布局加速,行业共性数据的积累将为系统解决方案输出提供支撑。鉴于工业大数据在物料品质监控、设备异常监控与预测、零件生命周期预测、制程监控提前警报等方面的作用,制造企业加速布局工业大数据在生产线上的应用。如潍柴已与中国电信签订“互联网+智能制造”领域战略合作协议,建设工业大数据平台和工业云平台,实现产品研发、生产、后市场服务产品全生命周期优化和管理;徐工也与阿里展开合作,利用工业大数据布局远程故障诊断和后市场服务。未来,随着工业大数据在行业应用的逐步深入,以及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融合运用,海量的行业专有数据将在工业大数据平台上逐步积累,并通过挖掘行业共性问题,成为企业输出智能制造、智慧工厂等系统解决方案的有效工具。

三、思考与建议

    1、完善政策标准制定,推动产业有序发展

    加强体系建设,推进智能工厂、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标准化工作,出台扶持政策推动工业云建设,完善保障信息安全的配套政策。建设一批“互联网+”制造创新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扶持增材制造装备、智能成套装备、云计算等领域优秀企业,促进行业间的跨界合作投资,推动产业有序发展。

    2、加快核心技术积累,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智能装备、工业物联网、工业云平台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工作,协同开展3D打印、智能装备相关软件、工艺、材料、装备、应用的系统性攻关,加快核心技术积累。加强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制度,充分利用产业协会和产业园区的桥梁和平台作用,促进先进制造技术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融合应用,推动产业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

    3、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着力推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工业物联网、工业云平台的行业应用需求为导向,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和重要工业领域的大数据中心建设。培育并建立物联网、云计算、3D打印等领域应用示范试点,带动技术转化、装备制造新等相关产业创新发展,形成基于基础设施、应用平台和智能终端的价值链生态体系。 

2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相关资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