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上的现状:“人”和硬件的配套还没跟上
“能否把握好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是东莞制造能否弯道超车站上下一个风口的关键,更是中国的制造业转型能否成功的方向。”论坛上的专家达成这一共识。
在这样的风口上,东莞准备好了吗?
从《白皮书》来看,信息化已经提上大部分企业的日程,“人”成为连接互联网与传统企业之间的那个“+”号。
“我们说信息化是企业的宝贵资产,这是看不见的一笔资产,它要么藏在电脑里,要么藏在人脑里。”庄航洲说,公司专门设立了互联网运营技术团队,就线上平台以及线下进行对接,人成为这一宝贵资产的主要承载者。
然而白皮书也反映,东莞企业信息化部门的人员规模总体偏小,30人以上的比例只有21%,59%的企业信息化部门人员为15-30人,5-15人的比例则为12%.76%的企业其信息化部门拥有八成以上大专学历,只有31%的莞企员工年均收入达到8万元以上,6万-8万的比例高达42%.
李勇说,要发挥企业信息化部门,尤其是CIO的作用,才是“互联网+传统企业”成就的关键。协会希望莞企中能有更多的CIO兼任总经理助理、总裁助理、副总经理、副总裁等职务。
张庆云分析,东莞与北上广深城市相比,在信息化上主要依靠企业支持,不能像这类一线城市实行强有力的业务整合,能够走在业务前面铺路架桥:“特别是通过企业数据积累、挖掘和应用,推动企业管理精细化、决策数据化和战略清晰化方面,莞企信息化部门还未能担起这一重任。”例如要像青岛红领一样有万亿级别的版型,就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计算容量。
因此也在加紧互联网基础建设的步伐。东莞市经信局介绍,就在上周,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市委副书记袁宝成,相继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签署互联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与联通的合作框架显示,支持东莞制造企业“互联网+先进制造”、“互联网+生产服务”及“互联网+生产管理”计划的实施,通过中国联通华南数据中心,带动以东莞松山湖为核心的规模化区域中心集聚效应,结合东莞产业特点推出园区云和工业云,全力构建“互联网+云计算”服务体。
移动方面,松山湖和生态园两大基地投入超过50亿,围绕生产制造、政府机构、公共机构、金融等单位提供基础信息资源服务,计划2017年底完成一期建设。
“如果各方面条件配备,从制造到智造,就有希望引爆一个新的风口。”陈卫东对“互联网+传统产业”的能量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