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讯 > 国内资讯

互联网发展的岔路口 中国智能制造需大力补充“软实力”

发布时间:2019-08-26 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
关键字:智能制造 
  这是个智能硬件大爆炸的时代,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等技术近年来的快速崛起与应用,对各行各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并掀起了硬件智能翻新与互联互通的浪潮,大量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可穿戴等设备落地。然而,对制造业而言,这似乎行不通。5G、AI、IoT、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的确为制造业升级转型带来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但由大量设备智能互联切入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明显不是最佳方式。当前来看,结合大多数企业情况,中国制造业实现智能化,最实际、最快捷的方式仍是数字化,而这迫切需要依托互联网补课,加速推进产业互联网。
  
  智能制造热情背后,制造业信息化程度不容乐观
  
  今天的制造业,中国在世界上可谓一骑绝尘,早已把美、德、日等远远甩在身后。相关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2010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增加值最高的国家。而到2017年,在19大类制造业行业中,中国有18个超过美国,中国制造业总产值是美国的2.58倍,在全世界的占比达到了35%。
  
  在制造业智能化方面,中国同样有比较灵敏的嗅觉和长远的眼光。2015年提出“中国制造2025”后,智能制造开始成为制造业明确的大方向,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推动智能制造落地、实施。不少工业企业也备受鼓舞,激发了智能化的热情,积极响应政策,主动拥抱新技术,走转型之路。然而,不可忽视的是,作为一个制造大国,中国智能制造近年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智能化程度仍然不高。
  
  一方面,整体数字化管理程度低。早前,亿欧网发布的《2019中国智能制造研究报告》显示,当前中国制造企业总体处于电气自动化+数字化阶段,90%制造业企业配有自动生产线,但仅有40%实现数字化管理,5%打通工厂数据,1%使用智能化技术。事实上,有关调查显示,除了基本的办公采用计算机设备之外,中国传统制造型企业大多都没有设立信息部门,甚至没有数字化生产管理的概念。
  
  另一方面,中国智能制造服务厂商整体实力有待提高。中国企业ERP软件市场,SAP、甲骨文的领先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研发设计类软件市场基本被国外占据,西门子、Autodesk、达索、PTC为主要厂商;生产控制类系统当前普及率较低,其中MES是连接管理层和执行层的重要软件,ABB、西门子等占据主要市场。另外,Gartner公司魔力象限研究显示,在智能物流、智能仓储方案方面,主流厂商也是国外的曼哈顿软件(Manhattan Associates) 、JDA.、美迪福(made4net)、Softeon等。
  
  互联网发展的岔路口 制造业互联缺乏厚度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数字化水平低,有其客观原因,如互联网起步和应用较晚等。但更重要的是,中国互联网在发展方面,呈现了不一样的特征,对比美国尤为明显。而正是这种特征,致使,制造业数字化实际情况与互联网发展速度并不匹配,即便中国互联网发展速度看起来全球遥遥领先,但工业应用方面却与美、德、日等国家相差不小。
  
  相比较而言,互联网强国——美国的互联网发展是扩散型的,几乎同步向生活、工作、生产等方面扩散,这种扩散的好处是,互联网技术应用比较全面,让制造业也能稳定发展,并基本积累了30年左右的经验,如前面提到的曼哈顿软件至今有27年从业史,JDA软件在WMS领域耕耘超过30年等。相反,中国互联网起步晚、发展快,是跃进式的,但偏科比较严重,制造业完全不同步。
  
  回顾中国互联网发展,中国互联网显示出了明显的创新性,但在进一步深入发展时,更偏向消费级互联网。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边界不断拓展,中国的互联网应用走到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的岔路口。显然,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方面,中国是领先的,无论是O2O,还是物联网技术应用(智能家居、无人驾驶等),中国都显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影响力,并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全球认可,而工业互联网要相形见绌得多。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快速发展,得到消费者关注,获取了巨大的流量和用户,创造了更多快速获益的机会,让资本市场尝到了甜头,更多资本流入共享单车、打车、外卖、订票以及智能门锁、智能音箱等领域。而很难得到终端消费者关注、需要技术沉淀、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且短期并未能在收益上立竿见影的工业互联网很难得到资本青睐,前行中无法跟消费者互联网脚步。
  
  确立正确智能进阶路径 充分重视制造业“软实力”
  
  众所周知,智能制造指的是基于智能技术的制造行为,整个方案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互联的“软实力”和“硬实力”两部分。其中,“软实力”主要指软件部分,功能侧重数字化管理及硬件管控,类似于整个架构的规划层和控制层;“硬实力”主要指硬件部分,包括工业PDA、电子看板、安灯系统、AR/VR等可穿戴设备、AGV、立体库、分拣机及各类传感器等硬件,这些硬件在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加持下可以联接成一张制造网络且更加“聪明”,是整个架构的执行层,统一由控制层管理。
  
  制造型企业推行智能制造,最高要求是,构建一个覆盖采、存、产、销的逆向推动制造的全智能体,这个制造全智能体是物理世界生产运转的数字化模型,现实生产的人机料法环测及整个过程相关信息都能够呈现在这一模型上,而通过这个模型也可以执行、管理并不断改进生产。不过,智能制造最低要求是,首先实现数字化,由数字化切入,然后向物联化、智能化迈进。
  
  目前,比较乐观的事实是,借助智能制造的东风,国内的鼎捷、用友、金蝶等ERP软件商正大力面向企业推行制造智能转型升级,并初显成效。另一方面,成长起来了一批新的软件方案提供商,依托新技术,直指智能制造。如专注于厂内智能物流解决方案开发与应用的智互联,大力推广[智物流]解决方案,提出了智能物流“四化一轻”,帮助企业实现内部物流“移动化、透明化、精益化、智能化”管理,塑造“轻物流”。而这一解决方案,已得到了多家制造型企业的青睐。
  
  但是,在充分考虑成本、技术成熟度、就业、智能制造程度等情况下,中国智能制造仍迫切需要从下面几方面补充“软实力”。政策支持和倾斜,一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为国内更多工业级软件方案服务提供商给予扶持和优惠政策,二积极助力传统制造型企业信息化改革,牵头制造型企业与软件方案供提商合作;资本市场培育,平衡互联网发展,在给予O2O、物联网等注入大量资金的同时,关注工业软件领域;工业软件方案提供商提升,深入制造业,借助增强分析等新技术,加速智能制造实践和不断完善。
  
  总的来说,中国智能制造在近年来实现了快速发展,但仍与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存在不小差距。在推进发展智能制造的同时,国内制造型企业需要先把眼光转向制造业数字化,然后通过数字化、物联化、智能化的路径,稳中求进,逐步实现转型升级。正是基于此,即便有物联网、人工智能、5G、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中国智能制造依旧不可操之过急,试图短期“赶英超美”,实现“软硬兼施”的全智能,而是应该充分补足“软实力”,充分补足短板,充分吸收消化,走保质保量的智能制造之路。
相关资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