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讯 > 国内资讯

大国工匠背景下发展智能制造的五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9-05-23 作者:王爱民  来源:智能制造随笔
关键字:智能制造 
  这些年来,宣传的“大国工匠”,大都来自国企,特别是央企而且是军工企业。这都是企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在当前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相关技术的发展下,应该和这些财富有很好的结合点。近期在琢磨这个事儿,正好有个具本陈情的机会,所以先把自己的思路简单梳理一下,做个记录。
  
  (1)智能制造的重点应该是知识沉淀,离开了这个有点舍本逐末
  
  不论是智能制造中的CPS涉及到的分析推理决策,还是结合工业互联网的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其核心目的都是为了建立算法模型等等来实现分析推理和预测,达到精准精益精确的控制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精度。再结合我们国家提出来的建设百万工业APP, 这些APP的来源就是这些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的知识和经验。这些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智能制造相关先进技术发展的根本源泉,离开了这些总有舍本逐末的感觉。
  
  (2)大型国企具有较好的高技能人才积淀,在智能制造发展中具有较好的优势基础
  
  跟一些大型国企打过很多交道,甚至有些你感觉挺一般的一些企业仍然有很多,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让人惊艳的高技能人才。这些人才很多学历水平并不高,但这些国企就有一个很好的机制,就是师傅带徒弟的传承机制。我认识一个技校中专毕业的数控大师,年纪轻轻就已经是全国技能高手和数控大赛的评委,同时自己带出来了很多高手徒弟,有些人已经是一些数控大赛的冠军了。也认识一些在精密装配领域中老师傅,依靠自己的手感以及长期积累的经验,能够实现满足要求的复杂产品的精密装配。这些人在企业里面都是无可替代的。也许只有大型国企这种相对比较稳定的生存环境,才能够静下心来,磨练自己的手艺,成为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应该说大型国企,在人才积累磨练方面比大多数的民企都要好很多,对于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来说,大型国企,在一些领域方面应该更加具有抓手,是具有自己独特的相对优势基础的。
  
  (3)大型国企高技能人才知识经验的物化是智能制造的发展重点
  
  将企业积累很多年的工艺知识进行雾化,以便部分取代高技能人才在工艺执行过程当中的干预程度,这是智能制造的一个典型实践形式,不仅有利于为当前所应用的设备装置进行赋能,也有利于进一步发展新型的智能装备。现在很多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在相关民企这方面搞的还是比较火热的,但在大型国有企业里面,虽然提的也是比较多,但相对来说,热闹程度还是远远不够的。这应该是后续智能制造发力提升的一个重要领域,甚至是未来智能制造技术发展的蓝海。
  
  (4)高技能人才老龄化相对比较严重,发展工艺知识物化的智能制造具有迫切性
  
  应该说,这些大国工匠或者说高技能人才,就比例来说,相对而言年纪还是偏大的。如果不能抓住机会,将他们的知识进行物化沉淀,不仅企业的损失也是国家的损失。
  
  (5)大型国企央企发展智能制造还需在机制方面上进行发力
  
  但其实这里面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有些是机制上的问题。
  
  比如社会上的优势技术单位对于央企军企参与的程度,还有待提升;
  
  比如央企军企对于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具有更高的要求,甚至使得某些技术不能够在这些企业当中进行应用,也可能具有更高的技术要求;
  
  比如这些大型企业的管理,相对来说反应还不够快,对新技术的这种态势跟踪,也有很大提升的地方。
  
  这些都需要进一步逐步的完善和改进,甚至可以创新一些发展模式:
  
  比如成立一些军民结合的技术创新中心,实现技术攻关和解决方案的形成;
  
  比如建立一些共性工艺技术及其智能化提升的创新应用中心,使得能够将创新发展的成果在全行业进行推广应用,这也是跟我们的体制相吻合的,有些事情其实并不是一个企业自己独立应该完成或者能够完成的,应该可以建立共性的技术支撑及应用转化中心,才能有效的发挥和实现集约效果。这与当前智能制造人才存在很大缺口,也是直接呼应的。
  
  先简单梳理一下,感觉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琢磨,后续再进一步的整理和完善吧。一己之见,仅供参考。
相关资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