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业迭代进化正在不断加快,几年前还是概念上的设计,而如今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成为现实。智能网联在重新塑造行业发展格局的同时,也在不断推动社会出行方式的变革。
“不管是从需求端,还是从新一轮技术革命来说,智能网联都将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日前,在2018中国汽车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司汽车处副处长马春生指出,作为高技术应用的核心载体,智能网联汽车兼顾了安全、节能、环保等重要环节,为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完美的一个技术途径。
马春生认为,智能网联汽车将会成为推动出行变革的重要力量,因为从拥有汽车到共享汽车,再到出行服务,未来的出行方式会更加经济、更加便捷、更有价值,选择这种出行服务的人可能会越来越多。
智能网联汽车或将超过任何一个新增市场
关于未来发展,汽车产业界也在不停地思考,较为一致的共识是“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这将是中国汽车工业实现换道超车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智能化顾名思义,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车联网、物联网的技术应用使得汽车产品更加智能。在网联化的连通下,车与车之间,车与办公室之间,车与家之间,建立了智能的互联。
吉利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杭州优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金良认为,汽车的四化发展已经基本描绘出了产品的基本样式。简单理解,未来汽车就是一块电池驱动的移动空间,也可以看作是电脑加四个轮子,但绝不是一个手机加汽车那么简单。事实上,在未来的汽车产品中,手机仅仅是其中的一个零部件,而且要接受-40℃测试,这显然不再是一个普通手机,而是一个更加稳定而智能的网络系统。
刘金良表示,作为自主品牌制造商,企业经营如履薄冰,未来的抉择艰难而又充满挑战。如何让吉利品牌再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还能够存在,而不出现诺基亚、摩托罗拉平台式的衰落,是摆在每一个汽车制造企业面前不能忽视的问题之一。
为此传统汽车制造商必须要转型升级,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有更高的战略视野,不能把汽车看成从一个点移到另一个点的交通工具,就像不能把手机看成是通话工具一样。今天的手机是人的移动生活终端,未来的汽车是比手机更加智能的移动生活终端,它将会要帮人们做很多的事情。
作为造车新势力的代表,奇点汽车创始人兼CEO沈海寅指出,过去的汽车称为功能汽车,意味着所有的功能交给供应商去研发,之后就是总装再交给用户。但在今天的汽车市场里,各种进程都是由软件来实现的,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有不同的变化,这才是一辆真正的智能汽车,实现了真正用软件来定义硬件的定义的造车流程。
沈海寅表示,智能网联汽车是一个新生的市场,预计它可以迅速超过任何一个新增市场。因为人在安全上的投入是没有止境的,都希望安全度越来越高,希望智能互联服务越来越为丰富。2018年是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基点年,未来真正由软件来定义的产品才能叫智能汽车。中国的汽车制造企业需掌握智能汽车的话语权,才有可能在新的一轮发展中获得先机。
更多的技术应用将会带来更多可能
如果把传统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看成一场短跑,那么在短跑中谁能胜出还难以预测,但如果是一场马拉松比赛,或许会有更多前瞻者会看好智能网联汽车。
从过去一年多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联网率的提升,汽车产业业务形态变化其实是比早些年想象的更加丰富,即使是现代的基础联网能力,也出现了新的业务而且是未来规模化的业务,比如共享出行,个性化的体验等等。
在通用汽车全球视觉系统部门负责人张文德看来,智能网联汽车将来一定能够实现,那么在这之前产业界要做的就是如何使之落地、量产。
据介绍,在2013年的时候OEM和科技公司合作还不是非常紧密,而到了2016年、2017年还有2018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OEM和科技公司之间进行合作投资,甚至包括收购,这表明OEM是和科技公司紧密的战略合作,是一个未来智能互联汽车发展的解决方案之一。
张文德指出,十多年来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向我们证明是可行的,现在最大的目标是要把自动驾驶等智能技术应用到产品推向高速公路,考虑怎样在城市道路里面实现自动驾驶。未来人工智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把不同的模块集成起来,提高精度是产业界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汤立波博士则表示,新技术发展给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服务能力,在安全预警,交通出行方面都可以做很多的业务呈现。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未来面向人车互联的高度协同的条件的构建将会更加具备条件。
中国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具备优势条件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底,汽车保有量突破2亿辆。2017年,中国汽车产量为2901.5万辆,销量为2887.9万辆。
马春生指出,从数据来看,中国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具有很大优势条件。目前,中国人均拥有汽车量与国外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同时,这也应该视作为一个较大的市场空间,是机遇所在。
中国地域幅员辽阔,地区之间发展也不平衡,对于汽车产品的需求、差异化很大。尽管近年来汽车高端化发展的趋势明显,但现在仍有广大农村地区,以及三四线城市场有待开发,这些区域又为新技术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空间。
此外,随着产业基础不断提升,在通讯技术方面,我国也有较大优势,互联网企业规模不断增多增强。北斗导航布局基本已经完全,包括地基增强系统等,这些对于我国智能网联发展,构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在产业导向明确的前提下,社会资本资源不断集中,将会极大地推动智能网联技术建设步伐。
据了解,2016年我国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2017年4月,又发布了《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以及最近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规范等等,这些规划及标准有助于实现从技术产品到真正的产业化,逐渐扫清障碍与不足。
马春生表示,相关部门正在编制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行动计划,下一步将会尽快发布《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总体要求,做好标准化工作和道路测试,按照规范稳步并推进设施建设等等。
此外,还要利用社会资本,推动产业应用,通过政府引导措施,在车载终端、线控底盘等一些核心技术研发上实现突破。
现在,智能网联化趋势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美国智能交通协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hailen P.Bhatt在2018汽车论坛上表示,目前在美国密歇根已经有很多的智能基础设施等等的,但面对的挑战与中国相比是非常类似的。汽车工业的发展要顺应21世纪的要求,同时技术也必须要同步跟进才行。
日本汽车工业协会中长期出行愿景的负责人三崎匡美认为,世界不同国家所采取的做法,其实目的都在探索出行模式。
新的技术,如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将会给交通领域带来深刻变革,对交通本身产生很大的变化,能够让交通更便捷。因此汽车企业必须要考虑如何来发展未来的出行方式。在这方面,日本计划将在2030年,使用下一代的一些车辆,比如ITS、自动驾驶,以及互联驾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