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正值2017青岛国际标准化论坛期间,主题为“先进标准引领智能制造发展”专题分论坛也同步在青岛香格里拉启动。国际知名标准组织ISO、IEC、IEEE以及全球智能制造领域的顶级专家代表汇聚一堂,与智能制造代表海尔共同探讨智能制造标准的研发与应用。论坛上,全球家电业首个智能制造创新联盟(以下简称“创新联盟”)向全球发布了由海尔主导制定的包括大规模定制、工业云平台建设、智能制造执行系统 (MES)在内的三项标准,这些标准均是用户体验标准,也是全球唯一以用户为中心的智能制造标准。作为海尔集团标准中的一个重要范本,这一次海尔又为全球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树立了标准旗帜。
从建平台到制定标准均是以用户体验为中心
标准制定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在市场经济和产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在当前新一轮工业革命一触即发之际,标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德国工业4.0实施建议的八个优化行动领域中,就将标准化列于首位。美国也在2016年2月发布了《智能制造系统现行标准体系》,形成美国智能制造系统依赖的标准体系。
与美国、德国制造的标准建立在本国国情基础上不同,此次创新联盟发布的由海尔主导制定的大规模定制标准是基于互联网时代个性化、碎片化的需求,通过对用户全流程个性化体验需求的满足,提升产业柔性化、数字化及智能化水平。同时打通企业内部流程,彻底去除企业和用户之间的效率迟延和信息失真的问题,让企业和用户直接互联,实现组织流程的变革与重构,从传统串联流程转型为可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的利益共同体,为全球智能制造标准的推进带来全新的思路。
本次共发布了3项标准,包括家电业大规模定制通用技术规范,支持大规模定制的工业云建设及应用规范、通用要求,家电业智能制造执行系统 (MES)规范三项,海尔作为智能制造标准实践的领先企业,发挥了重要的主导作用。其中,家电业大规模定制通用技术规范对大规模定制的各个环节,包括用户交互、研发设计、数字营销、模块采购、柔性生产等全流程节点规定了要求与标准;支持大规模定制的工业云建设及应用规范、通用要求对支持大规模定制的工业云建设和应用规范系列标准中的术语、定义和概念进行解释;家电业智能制造执行系统 (MES)规范,提出家电制造行业的智能制造执行系统软件功能规范,定义家电制造行业智能制造MES的典型功能。
海尔COSMOPlat是土壤 孕育出大规模定制等标准
当前,智能制造成为全球经济中的新风口,以信息网络、智能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正在德国、美国、日本、法国等全球各国上演。然而中国不是第一个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的国家,海尔也不是第一个向智能制造转型的企业,为何海尔会主导全球性智能制造标准?这背后深厚的土壤正是海尔推出的全球首个工业互联网云平台COSMOPlat。
海尔COSMOPlat就是大规模定制的平台。该平台运转的核心就是用户,用户可以全流程参与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物流配送、迭代升级等环节。海尔COSMOPlat通过众创汇、海达源等模块,可以让用户自主定义自己所需要的产品,在形成一定规模需求之后,就可以通过海尔互联工厂实现了生产,从而让用户具备了“既是消费者也是设计者、生产者”的多种职能。同样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海尔也可以接受外部第三方的参与,让大量外部资源方可以享受到海尔互联工厂的智能制造服务同时,还可以通过共创共赢的生态架构,获得新的发展和价值回报。
同时它还是“企业和智能制造资源最专业的连接者”,能够帮助更多的企业更快、更准确的向大规模定制转型。现在海尔COSMOPlat平台上聚集了上亿的用户资源,同时还聚合了300万+的生态资源。按照COSMOPlat平台的运作,海尔已建成沈阳冰箱、郑州空调、佛山滚筒、胶州空调等8大互联工厂,并推广到7大行业,如电子、船舶、纺织、装备、建筑、运输、化工等。也正是因为COSMOPlat的实践基础,为全球首个大规模定制、工业云平台建设、智能制造执行系统 (MES)等标准的诞生提供了深厚的土壤。
标准之争被经济学家称作“赢者通吃”,谁把住了标准,往往就把住了产业,把住了市场竞争主动权。而智能制造标准仅是海尔标准建设的其中一环。在产品和服务上,海尔也多次成为标准的典范。截止2016年12月,海尔累计提报了90项国际标准制修订提案,其中已发布实施43项,累计主导、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410项,其中已发布365项,是中国提报国际标准制修订提案最多的家电企业,也是国内主导国家行业标准最多的家电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