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讯 > 国内资讯

李毅中:防止工业被“空心化”

发布时间:2017-03-06 作者:杨红英 曹雅丽  来源:工业新闻网
关键字:李毅中 两会 
3月4日上午,在铁道大厦进行了全国政协会议经济组的小组讨论。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

    3月4日上午,在铁道大厦进行了全国政协会议经济组的小组讨论,在第34小组中,从会上到会后,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一直非常关注关于实体经济的问题,对于如何振兴实体经济?实体经济“脱实向虚”的问题以及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情况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防止工业被“空心化”

    李毅中首先用了一组数据来说明实体经济“脱实向虚”问题存在。

    据央行去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央行去年新增贷款12.65万亿元,房地产贷款占44.8%,增加的一半几乎给了房地产。贷款余额总量106.6万亿元,房地产占25.03%;虽然工业的全国数据数占比暂时无从得知,但根据在某些省份调研情况,工业只占比17%~19%左右,甚至只有13%~14%。“贷款余额中房地产远远高于工业,正是说明资金脱实向虚。”

    除此之外,他又向记者列举了另一组数据来印证这一现象:2015年5月份以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连续6个月负增长。2015年4月份,利润增长尚有300多亿元,但是这其中90%以上是炒股、炒房、期货、基金收益。但6月份后随着股市波动,工业利润又连续7个月负增长。

    李毅中认为,企业资金不用于设备改造、技术更新,而是用于投机“挣快钱”,是“不务正业”的做法,会导致企业资金流失,这实际上就是企业资金“脱实向虚”的后果,不利于企业发展。

    在他看来,实体经济企业要破解这一问题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要强化自身的盈利能力,踏踏实实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三去一降一补”落到实处。工业企业特别是制造业要突出主业,脚踏实地做好制造业,不要三心二意,要通过创新,进行核心技术攻关,坚持深化改革。

    “资金都是天然向利润高的行业走,‘脱实向虚’实际上就是反映了工业企业利润低的问题,只要提高利润率,不愁没有资金。”李毅中说,2010年以来工业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逐年下降,从7.6%、7.2%、6.66%、6.58%、6.16%到5.76%。2016年略有回升,是5.97%。此外,根据去年公布的2015年中国企业500强数据,制造业占261家,但净利润仅17.1%;33家金融机构的净利润则高达56.8%。

    在李毅中看来,这组数据直观地反映了工业利润偏低的事实。企业首先要勇于承认问题,找出问题,然后以这些问题为导向,分析自身的成本制约因素,进行综合性治理,努力提高主营业务利润率。如创新技术、打造品牌、降低成本,跟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伐。他表示,去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初见成效,工业企业利润增长8.4%,主营业务利润率从2015年的5.76%增长到5.97%。

    振兴实体经济要依靠企业内在动力

    针对目前有企业抱怨税负高,拉低了利润率的说法,李毅中指出,政府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来降低企业的负担。最开始把增值税从生产型改成消费型,增加了企业可以抵扣的项目,近年来又进行了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半政策。去年的营改增从5月1日全面实施以后,当年新减的额度就达到了5000亿元,加上之前的2000亿元,如果还算上小微企业的税费改革的话,一年下来,减税多达9000亿元。

    对于工业企业的税负,李毅中表示,工信部2015年做过一个调研,工业企业的税负占销售收入的5%,这个数字和他从税务总局、财政部了解的差不多,但此外还有2个点的其他收费,合起来7%左右。“我认为,企业反映税负重讲的是实话,但每个行业、各个企业情况不同,轻重程度也不一样,也存在个别企业说的有点夸大。”李毅中说。

    他透露,前段时间,国务院常务会又专门研究了关于减费的问题,这表明今年还要继续深化改革。对于其他的企业负担,李毅中也坦陈,有些收费确实既不合法又不合理。

    “但振兴实体经济,不仅要改善营商环境,更要依靠企业的内在动力,制造企业要自信、自强,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把实体经济做强做大。”

    去产能不等同于去产量

    对于外界关心的钢铁、煤炭、水泥行业去产能问题,李毅中表示,首先要肯定这些行业2016年去产能取得的重大成效,但也不要忽视和回避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他表示,钢铁行业过去产出产能的8亿吨钢占了全世界的一半,这至少是说明钢铁行业是坚持做主业的。“此外钢铁行业去年计划去产能4500万吨,实际去了6500万吨,成绩突出。”李毅中说,“不过千万要注意‘去产能’不是‘去产量’,这两者不是一个概念。价格和数量要让市场决定,行政不能过多干预。而去产能,是把不良能力去掉,不能让其死灰复燃。”

    李毅中说,过去规定高炉小于400立方米就关掉,可有些企业改造到450立方米,那就带来关还是不关的问题?所以,必须提高技术、能耗、物耗、环境等综合门槛,把不合理的落后产能关掉。

    他还表示,去年一些省市还发现“地条钢”,这些隐藏的、潜伏的、不上账“地条钢”数量不小,引起了业界的重视,要用法律的手段坚决取缔、依法打击。

    李毅中说,一个好的现象是伴随着钢铁行业“去产能”,钢铁价格也出现了恢复性回升,钢材价格指数达到103。“由于钢材价格指数是以1994年价格作为100来计算的,2015年年底价格指数达到过56。经过这么多年努力,钢材价格回到了23年前的水平。”李毅中感慨道,“不能说现在价格高,应该说这种回升是恢复性的,当然如果指数高出太多,也需要引起重视。”

    对于煤炭行业“去产能”,李毅中表示,对有关文件规定“煤矿年生产天数不能超过276天”,现在有一些争议。李毅中个人认为,这不符合实际情况,“不分大矿、小矿、先进矿和落后矿,搞‘一刀切’,这不合适。”

    他说,首先煤矿生产有其连续性生产的特点。中国绝大部分煤矿还是井工矿、瓦斯矿,甚至是高瓦斯矿,抽瓦斯是一分钟也不能停。硬性规定一年只生产276天,企业就会犯愁是先休息两个月还是后休息两个月?而如果按照一般的每周休息两天,那两天瓦斯抽不抽?水排不排呢?虽然按照要求是必须要排要抽,但小煤矿企业就会算成本,不见得会这么干。这也会带来安全隐患。

    此外,由于违背了煤炭行业连续性生产的行业特性,也会引发煤炭价格的大落大起。价格的波动是由于市场的需求,2016年9月份因为产量不够,又释放了部分产能,但一些之前关闭的小型企业也“鱼目混珠”重新开张。“因此我还要强调,一定要厘清去产能不等同于去产量。”

    “特别是去年由于市场需要,进口煤炭2.6亿吨,增长25%。”李毅中说,“十三五”期间煤炭计划“去产能”5亿吨,去年就完成了2.9亿吨,成效明显。但也需要反思和改进。他说:“千万不要把我们辛辛苦苦‘去产能’腾出的市场让给了国外企业。”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相关资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