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讯 > 国内资讯

引导经济“脱虚向实” 中国需加快培育“隐形冠军”企业

发布时间:2017-10-26 作者:巩键 赵卫东 龙飞  来源:中国工业报
关键字:“隐形冠军”企业 
很长时间以来,中国一度被国外媒体认为是“全球工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凭借多领域全方位的创新,开始挑战全球的行业领先者,并在某些行业引领全新趋势。

    很长时间以来,中国一度被国外媒体认为是“全球工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凭借多领域全方位的创新,开始挑战全球的行业领先者,并在某些行业引领全新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大型企业跻身业界“冠军”,不少中小企业也悄然成为“隐形冠军”。

    毫无疑问,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是摆脱经济运行中“脱实向虚”困境的关键。从国外经验看,德国之所以能在欧债危机时一枝独秀,正是得益于坚持制造业立国,重视发展被称为“隐形冠军”的中小企业。众多实力突出的“隐形冠军”构成了德国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主力,成为德国经济实现“虚实平衡”的有力保障。因此,培育“隐形冠军”既是引导我国经济“脱虚向实”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实现制造强国目标的有效路径。

    “隐形冠军”助力经济“虚实平衡”

    诸多事实证明,“隐形冠军”不仅能引领实体经济创新,提高实业国际竞争力,还能通过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激发实体经济活力。比如说,“隐形冠军”作为创新的重要主体,可以缓解大企业由于长期技术积累形成的技术锁定效应,推动技术研发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降低研发成本,提高创新效率。同时,“隐形冠军”深度专注于某一价值链并提升附加值,通过大力培育可以有效衔接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环节以及互补技术,促使各个市场主体优势互补,并形成合理的分工体系和产业生态系统,建立起紧密协作的创新方式。此外,“隐形冠军”积极进入大企业的配套体系,有利于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产业链进一步延伸的集群方阵,增强抗风险能力,保持区域经济的长期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隐形冠军”的高利润创造能力,使得实体经济具有更大吸引力。“隐形冠军”在盈利能力方面的表现非常优异,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高利润率使企业更愿意潜心于制造业领域的研发创新。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我国近年来不少企业由于利润微薄,纷纷放弃经营制造业实体,转向金融投资、房地产等领域,导致实体经济“空心化”。而培育高利润创造能力的“隐形冠军”可以有效提高实体经济吸引力,使实体经济不再被边缘化。

    此外,培育“隐形冠军”有助于经济“虚实平衡”实现健康运行。一方面,“隐形冠军”的经营管理充分体现了“工匠精神”,其长期精益求精地改进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使品牌形象得到了不断提升。另一方面,“隐形冠军”具有强大的自筹资金能力(自有资本率平均为42%),其债务率和企业杠杆率非常低,融资非常稳定,即使在经济危机时也如此,更不必为满足外部投资人要求而过于重视短期利益,能够专注于经营管理。

    培育“隐形冠军”待克服几大难点

    近年来,正是意识到“隐形冠军”的重要意义,中国各地政府纷纷发文对培育“隐形冠军”的支持力度。但从中国实际情况来看,培育“隐形冠军”还存在几大难点。

    一是企业战略难以保持专注与坚守。我国很多企业都是“跟着市场走”,缺乏长期战略,揽到什么活就干什么,盲目的多元化发展导致一些企业走向衰落。尤其在遭遇经营困境时,一些企业倾向于采取“追逐风潮、投机炒作”的短期策略。

    二是产品质量和创新管理体系有待完善。在质量管理方面,大量中小企业质量管理意识薄弱,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在创新管理方面,我国中小企业普遍能力不足,创新投入意愿不高,创新模式相对落后,且资金来源单一。

    三是对国际市场开拓力度不够。比如说,经营理念滞后,国际营销意识薄弱。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对国外市场重视程度不足,对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投入不均,企业销售主要依靠国内市场。大量中小企业经营的是低附加值的劳动或资本密集型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其在国际贸易中往往采取价格战,欠缺竞争优势。此外,我国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主要还是基于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模式,现代经营理念不足,内部管理和外部销售脱节,无法实现跨国经营的稳定增长。

    四是人力资本储备不足。我国多数中小企业难以引进和留住高素质人才,进而阻碍了其创新和国际化进程。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目前主要缺乏两类人才:技术型、研发型人才,尤其是中层研发人员;熟悉国际惯例和市场环境、管理经验丰富的经营管理人才。

    “加减乘除”并举倾力打造创业创新平台

    针对我国“隐形冠军”培育过程中的问题,赛迪智库中小企业研究所认为,只有对症下药,“加减乘除”并举,才能培育出更多的“隐形冠军”。简而言之,就是做足加法: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培育发展新动能;做实减法:减轻企业成本,化解产能过剩;做活乘法:坚持创新引领,发挥“双创”和“互联网+”的乘数效应;做真除法: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优化营商环境。

    具体而言,做足加法需要弘扬“工匠精神”,全面提升质量水平。引导中小企业实施精益化管理,建立从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到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鼓励中小企业严格按质量标准组织生产并积极参与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中。推动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品牌价值和海外影响力。将“中国制造”品牌建设列入“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中,开展“中国品牌海外推广计划”,重点培育一批知名品牌。为中小企业提供品牌设计咨询、品牌营销培训等,提升品牌管理能力,鼓励“抱团出海”主动参与国际竞争。推动传统制造业中小企业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利用新技术、新模式变革传统生产、管理、营销模式,培育质量和品牌竞争新优势,激发传统产业新动能。

    做实减法则需要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推动中小企业积极开展直接融资,降低融资成本。全面实施“营改增”,运用财税手段降低创新创业成本。严格执行环保、能耗、安全等法律法规和标准,淘汰落后产能,减少无效、低效投资。

    做活乘法则需要构建新型产学研合作机制,打造创新“生态圈”。鼓励中小企业围绕《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依托“同业联盟、异业联盟、产业链联盟、跨界联盟”等方式,打造“企业提项目、科研院所搞研发、政府资金支持”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从以往协作配套的创新合作方式,转变为嵌合式的融通创新关系,提升企业在细分领域关键技术的创新能力等。

    做真除法则需要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简化行政审批申报材料数量,优化审批流程。清理规范中介机构服务事项,建立市场准入等负面清单,破除不合理的行业准入限制。加大对专利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建立知识产权援助和风险预警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侵权仲裁和处罚制度,优化中小企业创新的外部环境等。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