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讯 > 国内资讯

宝钢武钢重组 “瘦身健体”是目标

发布时间:2016-12-02 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
关键字:宝钢武钢重组 
新成立的宝武集团将是国内最大的钢铁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它将仅次于欧洲多国联合建立的安塞乐米塔尔钢铁集团。从“瘦身健体”的表述中可以看出,这家客观上形成的“巨无霸”,并不一味追求“规模最大”。

    最近,宝钢、武钢联合重组后成立的中国宝武集团在上海正式揭牌。

    新集团成立前夕,一组数据引人注目:1—10月,宝武集团主营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1倍;在上海,作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的精品钢材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4.4倍。受此推动,当前宝钢的利润水平位居全球第一,而武钢顺利走出去年亏损阴影,成功扭亏为盈。

    “提质增效”是根本目的

    从利润指标和市场环境看,宝武合并,赶上了好时候。2015年全国钢铁行业一片萧条,亏损最多的武钢股份全年亏损75亿元,宝钢股份虽然领跑全国,但盈利也仅有10亿元,处于同期低点。2016年初,钢铁行业央企重组、行业洗牌的市场传闻不断,而传言最多的,就是武钢等困难巨大的企业。

    时至今日,市场环境大幅改善,企业面临的内部外部压力有所减轻。不过,在此次成立大会上,宝武集团负责人仍突出强调了一点:两大集团重组,要实现“瘦身健体”。

    新成立的宝武集团将是国内最大的钢铁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它将仅次于欧洲多国联合建立的安塞乐米塔尔钢铁集团。从“瘦身健体”的表述中可以看出,这家客观上形成的“巨无霸”,并不一味追求“规模最大”。相反,对宝武集团来说,面对价格上涨、利润提升的“诱惑”,“去产能”仍是当务之急,“提质增效”才是重组的根本目的。

    宝武集团提出,新集团将在化解产能过剩、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节能环保、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力争成为“全球钢铁业引领者”。

    工业领域市场环境回暖

    今年9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结束54个月的连续下滑,增速由负转正,成为工业领域市场环境回暖的一个重要信号。1—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6%,今年以来工业企业利润一改去年的颓势,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其中,10月份的利润增速已经接近10%,从增长趋势看,工业领域已经进入了一段上升周期。

    经济回暖、效益提升,对任何行业和企业都是好事,但如何看待这轮上升周期?“小阳春”到来,是不是意味着可以大松一口气?

    答案应当是否定的。工业领域市场回暖、利润提升,本身与前期全国各地各行业全面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密切相关。库存下降推动价格提升,而杠杆率和成本的下降,提升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水平,这些共同成为利润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要保持工业回暖的势头,前提必然是坚定不移地继续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国家统计局分析今年10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原因时就指出,虽然利润增长较快,但增长结构不尽合理,传统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增长较快,对整个工业利润增长作用较大,而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速却有所放缓。从利润增长动力来看,许多行业的企业依赖价格上涨。从短期看,在“价格诱惑”下,去产能显得不那么划算,企业可能采取“等一等”的观望姿态,甚至还会扩大本应去掉的产能,以谋取眼前利润。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基本判断下,这样的做法无异于“杀鸡取卵”,当企业将注意力过多放在短期收益上时,产业转型升级、市场资源重新优化配置的速度必然受到影响,增长势头也将难以持久。

    加速形成核心竞争力

    当前,虽然工业领域出现回暖迹象,但我国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适合消费升级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跟不上的基本矛盾还没有消除。只有通过去产能、去库存,淘汰僵尸企业,把优质的资源转移到适合消费升级的产业部门上来,才能让“小阳春”变成真正可持续的增长趋势。

    中国宝武集团在上海成立,它提出的重组和改革目标,对上海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带来启示。

    上海作为全国调整早、转型早的经济中心城市,理应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沿,率先通过科技创新和深化改革,推动市场资源向代表拥有竞争力、适合消费升级的产业部门集聚。

    对上海制造业而言,市场环境好转、利润提升是一个难得的“窗口期”。受成本、环保等约束,上海相关行业不大可能因为价格上涨因素重回粗放增长的老路,企业可以抓住经济下行周期中难得的外部机遇,依托利润增长,加大在研发创新、产业升级上的投入,在提质增效上加快速度,加速形成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