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产能过剩,但我们连圆珠笔上的圆珠都需要进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新年在山西调研时,举例说明调整结构的重要性。
这个例子很好,而且,这个例子以前我也听到好多回。一个能够让飞船上天的国家,还需要进口圆珠笔上的圆珠,也确实有些不可思议。
应该有人去制造圆珠,应该有人去制造铆钉,有人去制造扣子,有人去制造拉锁……举凡生活中一切用得到的东西,国计民生所需的东西,都该有人去制造。跑到日本去买马桶、买书包,跑到香港甚至德国和澳大利亚买奶粉,我们如何能够造出好的马桶、书包和奶粉呢?这也是“供给侧”改革的意思之一吧。
但马上又想到,到底谁去做呢?我们有“造不如租,租不如买”的理论,告诉你凡做不出来的,就不要去做,直接到国际市场上买来。我们有“比较优势”理论,告诉你卖原材料或者从事衬衣加工,然后去换飞机,这很划算、很经济;甚至我们的工人价格低,不会与老板谈判涨工资,都是发展的优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总有人选择性丢掉后半截,好像市场就不会配置错误、不会盲目,也乐得让政府当甩手掌柜。
脑子由这些“理论”武装起来以后,你就会心安理得地来料加工、订单加工,而不去搞自己的品牌,既然别人有市场,也给你一个单子做,何必硬要去创造品牌呢?你也会心安理得地进口圆珠笔上的圆珠,既然自己做不出来,市场上又有,那何必硬要自己去做呢?那样是不理性、不经济、不划算的。大家解释说,这就是市场配置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我们被配置成一个低端生产的角色,要安心做好。不做好,简直就是与市场经济为敌了。
像圆珠这种东西,着手去造,恐怕是要研究,要投入,造出来了要进市场,有风险;但进口货就保险啦,不愁卖,经销商有钱赚,造圆珠笔的有钱赚,关键技术不掌握没关系,这就把自己锁定在低端、山寨的位置,但也是符合市场规律的。
“供给侧”恐怕就是要破这个局。不是别人卖不卖圆珠的问题,而是自己不生产好用的圆珠、好用的马桶、好喝的牛奶,就无法避免粗放式发展、资源耗竭式发展,而且会产能过剩,也无法提高生活品质,甚至如山西所言,面临“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的时期”。
要有人去做圆珠,必须在“理论武装”上有所改变。人要做某件事情,先得看到必须做才会去做,然后是怎样做,怎样做得好,怎样做得划算。例如汽车,例如大飞机,你自己就觉得不需要做,只需要提供市场,让别人来卖,我有的买,那就不做了,整个研发、生产链条都会废掉,只一意去引进品牌和生产线,一意去谈判购买合同。
这需要观念的再转变,而且需要导向的再调整。碗里要端自己的粮食,关键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把十三亿人放在初级加工和低端消费的位置,这是必须痛下决心的事情。过去几十年的搞法,或许是有道理的,或许是促进了快速发展的,现在变成了问题,就不能把发展的路径锁定在那上面。只讲开放市场,不讲自立更生,只讲引进技术,不讲创新发展,路已经走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