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办的中国国际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王卫明透露,目前正在制定“十三五”相关产业规划,预计到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产业体系要具备3至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8至10个产业配套集群,机器人密度达到100以上。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机器人购买国,工业机器人产业也成为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然而,目前国产工业机器人并不能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而工业机器人传统强国正积极抢占中国新兴市场。在此情势下,国产工业机器人亟需向高端突破。
传统强国抢滩中国市场
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业机器人课题组发布的《工业机器人行业专利分析报告》称,目前世界工业机器人平均密度为每万名员工拥有55台,而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密度仅为每万名员工23台,远低于发达国家。课题负责人、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光电技术发明审查部部长崔伯雄说:“依此推算,如果中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意味着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将是一个天量级的市场。”
然而,面对日益增长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国产机器人却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数据统计中心主任李晓佳介绍,2013年中国购买并组装近37000台工业机器人,其中外资机器人普遍以6轴或以上高端工业机器人为主,几乎垄断了汽车制造、焊接等高端行业领域,占比96%。而国产机器人主要应用还是以搬运和上下料机器人为主,处于行业的低端领域。
同时,国外主流机器人厂商正悄然抢滩中国市场。2006年,瑞士ABB公司将机器人业务全球总部迁至上海,同时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2013年,日本安川在常州的机器人工厂投产,达产后年产能达12000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外机器人制造企业占据中国约90%的市场份额,包括ABB公司和安川公司在内,日本发那科、德国库卡等4家巨头目前已占据了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70%。
从2013年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销售情况看,跨国公司品牌占据绝对优势,全年销量达2.7万台,占总销售量的74%。相比之下,国产品牌尚处于成长阶段,秦川发展(000837,股吧)、沈阳新松等国内机器人先行者,其销量相对于外资企业来说还微不足道,产品主要应用于性能要求低的领域,附加值相对较低。
对此,崔伯雄表示:“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工业机器人传统强国在抢占中国等新兴市场时,均非常重视借助核心技术提高竞争力,实现市场和技术的双重垄断。”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认为,国产机器人与发达国家机器人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以前只能进口机器人,我们照猫画虎开始探索,但产品的质量和寿命上不去,国际品牌知名度不高,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技术的核心竞争力。”
国产机器人需向高端突破
据了解,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部件包括机器人本体、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系统等4个部分,这4部分分别占总成本的22%、24%、36%、12%。
记者从中国国际机器人展览会上了解到,目前新时达(002527,股吧)、新松机器人、南京埃斯顿等国内部分知名的机器人制造企业均已实现了控制器的自主生产。这意味着我国机器人企业在核心零部件层面已有所突破,不过和国际巨头相比,国内企业仍有不足。
“伺服电机和减速器很大一部分还得从国外进口,这影响了我国机器人的价格竞争能力。”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副主任曲淑君说。
新松机器人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公司制造机器人过程中伺服电机和精密减速器仍需外购,公司自主生产的这两个零部件难以满足实际需求。“这两个零部件连我们都做不了,国内其他企业基本不太可能做好。”
“日本企业在减速器和控制领域的主流技术方面布局非常完善,对关键技术的掌握占据绝对优势,在同一个技术方向上为竞争对手留下的发展空间有限。”曲淑君分析说,这种情况对我国相关领域产生了非常大的威胁。一是对于各个关键技术的专利布局,中国企业难以加入关键技术研发的队伍,难以全面提高自身的技术力量;二是中国很多企业技术实力较为薄弱,大部分企业可能成为日本企业的代工工厂,影响中国企业将更多的利润用于科研创新。
面对这种威胁如何突破?国际机器人专家普遍认为,机器人发展将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开端。专家同时提出下一步机器人产业亟待解决的难题:“人机协作”,即工人和机器人同时在车间里搭配工作,人在机器人的辅助下做更有创造性的工作,而机器人从事精确度高、重复性强的工作。
此外,强化合作意识也成为另一重要途径。“跨国机器人巨头的成功路径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曲淑君说。发那科公司被称为日本模式的典型代表,发那科通过与美国通用汽车等下游企业合作,围绕汽车自动化生产工艺及配套,从总装机器人逐渐向焊装、冲压以及喷涂的机器人发展,逐步成长为工业机器人市场的领先者。
专家认为,在当前我国工业机器人研发力量薄弱、核心技术缺失的情况下,合作是提高我国机器人研发水平的根本途径。这种合作不仅包括产学研用的合作、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合作,也包括企业之间合作、成立产业联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