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的中国,最近又有了“新标签”——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统计数据,2013年中国购买了36560台工业机器人,购买量首次超过有“机器人王国”之称的日本,排名世界第一,而且是以“大比分”领先,比日本多了10545台,比排在第三的美国多了12881台。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市场的增长速度,201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安装量出现了171.1%的爆发式增长,达到近15000台,尽管此后有所回落,但除了2012年,每年均保持着50%以上的超高增速。而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之前的预测,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安装量要到2015年才会达到32500台,事实上中国提前两年就超越了这一数字。这就是“神奇”的中国市场,它常常会提供给你比最乐观的估计还要多得多的惊喜!
虽然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但中国市场的潜力恐怕只是露出了冰山一角。当前采购机器人较多的主要是大型跨国制造企业、尤其是大型跨国车企。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制造业的机器人密度仅为23台/万人,韩国则为396台/万人。简单推算便可知,中国如果在这项数值上达到韩国的水平,那将意味着一个天量级的市场。
推动机器人市场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无疑是经济因素。过去几年,中国劳动力成本持续快速上涨,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城镇制造业职工工资在2005年为1.57万元,而到2012年已经涨到了4.15万元。相反,工业机器人的成本近10年来却下降了约50%。以一台能替代3人工作的焊接机器人为例,目前售价20万元左右,相当于3名焊接工人一年的工资,即对这台机器人的成本投入一年就能实现回收。这还只是明账。机器人不吃不喝,没有情绪,不会怠工,完全服从于你预先设定好的指令。管理成本要比人工低得多。而且人一旦出现工伤事故,企业将面临着巨额赔偿,机器人则没有这样的风险。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和机器人成本的不断下降,可以预见,机器人的竞争优势必将越来越明显。
这对机器人行业的从业者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巨大的市场预期不仅吸引了国外主流机器人厂商加紧对中国市场进行布局,国内企业更是蜂拥而至,据统计,目前我国从事机器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工程应用以及零部件配套的企业已达100多家,其中上市公司中具有机器人概念的达到了40多家,全国各省市地区正在建设和筹建的机器人产业园超过了30余家,这个新兴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就似乎呈现出了某种过热的迹象。
而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工作岗位被机器人取代了的人而言,对于整体就业而言,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有人说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问题,面临着“用工荒”的问题,尤其是大批80后、90后的年轻人,他们不再愿意去做那些“辛苦、肮脏、危险”的工作,因此机器人将成为中国制造业的拯救者。随着工业的“机器人化”,劳动人口也将向服务业转移,正如当年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自动采摘机等机械设备出现之后,农民洗掉脚上的泥土,走进工厂一样。然而,现实也许要复杂得多。因为正如工业的“机器人化”一样,服务业的“机器人化”已经开始了,2012年,哈尔滨出现了我国第一家全部由机器人服务的餐馆。而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在讨论医生、律师等专业人士也可能下岗的问题。今天的年轻人同样不愿意去做清洁工、服务员这样的工作,而那些“高大上”的职位,且不说有多少人具备所需要的能力,它本身能够解决的就业数量也是有限的。
有一个流传得很广的段子,说是当年美国工会领袖沃尔特?鲁瑟去福特汽车参观其新开办的自动化工厂,亨利?福特指着他的新型机器问:“你如何让它们向你的工会交会费?”鲁瑟反问:“你怎么让它们购买你的汽车?”今天,与经济下行对就业的压力相比,机器人的威胁也许还不足道。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开始用技改来代替招聘,用资本来代替劳动力,未来,我们将如何与机器和谐共处,无疑是一个值得政府、学界和产业界关注和研究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