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讯 > 国内资讯

机床工业转型升级中大企业角色及条件

发布时间:2014-06-17 作者:ecnc 
关键字:机床 
机床工业转型升级的重头戏正是彻底解决这些薄弱环节、尤其是高档控制系统及伺服装置等长期以来的“硬骨头”。而目前机床行业所感受到的寒意,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因为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迫使我们再也不能回避这些卡脖子的薄弱环节;如不及时突破这些瓶颈,机床工业过去十几年取得的成绩就有可能止步于新的“低端混战、高端失守。

  沈烈初副部长的文章对机床工具行业当前的困境和未来的转型升级方向进行了详尽阐述。我赞同沈老的绝大多数论断,特别是其中对功能部件和产品可靠性等薄弱环节的分析。可以说,机床工业转型升级的重头戏正是彻底解决这些薄弱环节、尤其是高档控制系统及伺服装置等长期以来的“硬骨头”。 而目前机床行业所感受到的寒意,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因为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迫使我们再也不能回避这些卡脖子的薄弱环节;如不及时突破这些瓶颈,机床工业过去十几年取得的成绩就有可能止步于新的“低端混战、高端失守。

  那么,哪些企业有条件成为这场转型升级的主角?沈老认为我国目前主流机床企业“大而全”的经营模式在治理结构与治理能力上可能是有问题的,至少是与国际机床行业“专、新、精、强”的发展路径相矛盾。对这一问题,笔者倒以为不必悲观:沈机、大机等大企业不仅完全有条件承担引领机床工业转型升级的重任,而且从某种角度来看,“大而全”企业也是转型攻坚不可或缺的主力。

  这种必要性反映在世界机床工业近年来的一些结构性变化上:在数控技术逐渐成为机床行业的主流技术之后,大企业已日益成为行业竞争的焦点。这在30年前的那场日美贸易战中初露端倪。当时,美国各界纷纷意识到,单一产品、投资不足的美国中小企业已经被日本工业巨头逼到了墙角,“大卫打不过歌利亚”。这使兼并重组和产能集中成为美国对策的一部分。30年之后,当年打开美国市场的巨头之一、通用数控机床领域的老大Fanuc,其全球雇员已超过5000人。德国也不例外:沈老文中提到的DMG集团,即德玛吉森精机是德国机床工业“做大做强”的代表:2013年德玛吉森在册员工6497人,较上年增长4%;而通快(Trumpf)在2012~2013财年度的雇员数更达到创纪录的9925人。德国机床企业的变化还不止于规模的膨胀,还有产品线及业务多元化,包括沈老提到的全寿命制造业服务。可以说,今天的德国机床工业正以多元化的业务结构取代悠久的“专精”传统。

  “大而全”企业的这种竞争力和吸引力,根源于数控技术本身的特点。对信息技术的高强度应用,使科学知识在数控机床开发中变得日益重要,产品开发的系统性特征也不断增强。此时,虽然传统的技术经验仍然是成功开发机床系统的必要条件;但系统开发要求企业将机床、自动传导设备和控制技术、甚至机器人等各方面进行整合,其中的技术密集度与资本密集度足以阻挡大多数“专精型”中小企业获得核心能力,这种进入壁垒在柔性制造系统等高端市场尤其明显。

  这种趋势强化了大企业、尤其是“大而全”企业的优势:多元产品线能够提供更多的系统集成机会,而产能优势与多元产品线的结合有力地保障了系统开发所必须的资本投入。特别是对于机床工具这类经济周期敏感度高的行业来说,行情下行阶段的投资需求甚至大于上行阶段。所有这些因素都构成了产业集中、大企业扩张的动力。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不断扩张,加大了技术后进企业的追赶难度。在这种情况下,“规模大和多元化不是善于技术和竞争游戏的结果,而是进入竞争的先决条件。”这意味着在中国机床工业全力向高端产品领域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大而全”企业的资本优势将更为明显,而他们在攻关中低端产品时的组织经验和技术准备也将为转型升级奠定必要的组织基础与知识基础。

  因此,无论是从技术开发和产业追赶的角度来看,大企业都将在机床工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角色。(这里的一个例外是我国台湾地区的机床工业发展历程,从目前资料来看确实是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但笔者并不认为台湾是大陆机床工业转型升级可参照的样本:其中不仅存在产业体量的差别,而且从全球出口市场来看,台湾和大陆机床均处于整个行业的中低档。)但是,成功的转型升级不可能依靠龙头企业独自完成,决定性意义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必须有某些外部条件的支持与配合才能实现。

  ——本土企业一视同仁。一切强大都是从弱小成长起来的,只要道路是正确的。我们强调大企业在机床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不是否定中小企业对产业发展的意义。这种意义不仅包括就业、产出、税收等直接产出,更包括中小企业为整个产业发展储备的产品门类和技术路径。如果我们忽视了中小企业的上述作用,而以“大而全”为目的地去“攒”集团、甚至压制中小企业发展,就有可能重蹈上世纪90年代“攒”集团的覆辙:无论如何捆绑,舢板都搭不成航母。

  ——公共研发机构的科技支持。数控技术进步造成的技术壁垒使公共研发支持成为机床工业创新发展的必需,在这一问题上,无论是美国国家制造科学中心、德国Fraun鄄hofer学会下属的机床研究所,还是台湾的工研院机械与系统研究所都表现得很是充分。正如沈老所言,坚定的“问题导向”是这类公共研发机构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这类公共机构,而将公共研发资助直接投资于企业,不仅会不可避免地遭遇“扩散难”的问题、导致研发资金“公用”与“私用”的质疑,并很有可能对受资助企业的自有研发资金产生挤出效应。所有这些都不利于激励全行业范围内的开发投入。

  ——生产者与用户的密切沟通。“吃透用户工艺”,这是沈老文章中特别提到的机床工业的优良传统,也是战后日本和德国机床工业振兴的要诀。在工业实践中,这种沟通能够形成实质上的市场保护屏障,成为阻隔国外公司的防御工具。但在市场化进程中,国内机床企业普遍处于分散竞争状态,而用户企业要么是可以自由选择国外产品的竞争性企业,要么是占据垄断地位的国家重大工程业主,这都不利于机床企业与用户建立共同学习、平等对话的长期合作机制,无形之中使产品开发成了机床企业的“独角戏”,并进而暴露了可靠性不足的缺陷。

  上述补充条件难免挂一漏万。但显而易见的是,这几方面外部条件都不可能依靠完全的市场机制得以实现,而必须有政府的顶层设计与制度安排。或许,在机床工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有效的政府政策比大企业本身更加重要:毕竟从技术积累、资金实力和品牌价值来看,中国大企业都远远逊色于Fanuc、DMG等国际同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策引导与外部支持,大卫是打不过歌利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