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龙头”地位动摇,持续逾30载的中国奇迹将谢幕?总部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的全球战略预测智库Stratfor公司在最新报告中指出,“凭借低工资征服全球市场的中国发展时代正在终结,因为如今出现了其他工资更低并具备有利条件的国家。”
近年来制造业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涨,正逐渐改变30年来中国经济赖以高速增长的基础——大量廉价劳动力。相对资源禀赋的变化,在带来转型阵痛的同时,也尖锐地提出一个无可回避的问题: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还能维持多久?
去年中国出口额增长7.9%,达2.05万亿美元。但Stratfor总裁弗里德曼(George Friedman)表示,由于工资上涨、外国投资兴趣减弱和无序发展,中国经济奇迹即将达到极限,“企业正陆续离开中国,或选择不在华投资。这种流动越来越快,主要的动力来自于全球企业家、通常是小企业的需求”。
Stratfor公司在其《Post-China 16(PC16):中国的继任者》报告中,列举出16个最具潜力国家,包括印度洋海盆的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孟加拉、斯里兰卡、印度和缅甸;南中国海地区的柬埔寨、老挝、菲律宾和越南;以及更靠近美国消费市场的拉丁美洲的多米尼加、墨西哥、秘鲁和尼加拉瓜。
报告认为,这些新经济秩序下的主要受益国,无疑将继承中国的衣钵,成为高增长、低工资的出口国。
弗里德曼指出,由于中国的规模巨大,其他单一国家或地区无法取代,也就是说,继任者不会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些国家,它们大多处于类似的经济开发阶段。
PC16国人口共计约10亿。尽管都属于不发达国家,但全部呈现出制造业急剧增长的良好势头,特别是在服装、鞋类和手机零部件等行业的扩张。报告提到,在越南和印尼等国,这种变化已持续多年。2009年至今,尼加拉瓜的外国直接投资额接近翻番,多米尼加的增长约67%。外国投资正从中国的制鞋厂以及印度、韩国和土耳其的纺织厂流入非洲昔日最穷的埃塞俄比亚。墨西哥南部地区的制造业才刚起步;印尼和菲律宾在首都之外还有许多低成本的制造区有待开发。
在美洲理事会副主席法恩斯沃斯(Eric Farnsworth)看来,随着工资增长以及中国成为中等收入国家,该国一些行业可能会衰退,但不是所有行业,“主要原因是中国的绝对生产能力。以中国和尼加拉瓜为例,就像是拿一头大象和一只老鼠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