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1年连续两起风电事故的发生,直接促使我国的风电行业进入萧条期,不断有风电企业开始裁员,已节省运营成本。而造成这些原因,也许在我国风电行业在“十一五”期间的飞跃式发展就已经埋下了祸根。
整个“十一五”期间,在国家发改委推动下,一系列扶持和鼓励风电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风电行业也因此迎来了爆发性增长。按照“十一五”初期的规划,“十一五”期间的装机量是500万千瓦,到了2007年底,目标调整到1000万千瓦。但最后的结果是,整个“十一五”的装机量超过了4000万千瓦。5年间,中国的风电装机总量达4182.7万千瓦,连续5年翻番增长,跃居全球第二。全国建设中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从一个增加到7个,24个省、自治区建立了自己的风电场。
而在这些政策中快速崛起的相关企业却因为盲目扩充生产规模,不注重自身企业的研发能力,直接被风电脱网事故打下了“云台”。盲目生产造成了将近50%的产能过剩,风电事故的发生,直接导致国家对风电行业的准入标准提高,加剧了其生存环境。
这也许是我国行业中的一个通病,在某一行业火爆时就一拥而上,不管实力行不行,先抢到一块蛋糕再说,然而一旦出现事故,整个行业就会急剧萎缩,大批量的相关企业倒闭,然后再出现新一轮产业洗牌。而最终坚持下来的企业也是元气大伤,需要长时间的“舔伤口”。而倒闭的企业又使一大批人员失业,成为当地就业环境恶劣中的一员。
虽然,国家在2012年又相继出台一些新能源项目,但企业在承接这些项目时,更多的要考虑项目之后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国家一而再,再而三政策援助。在解决企业本身面临的技术问题之后,就要更加合理的进行行业竞争。同时要兼顾国内及国外两大市场,以此来消耗过剩的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