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讯 > 国内资讯

中国风机制造业进入微利时代

发布时间:2012-10-22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

  近年来,中国风电市场保持高速增长。2012年6月,中国并网风电5258万千瓦,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

  然而,中国风电制造商的生存现状却并不乐观。由于产能过剩,机组市场价格连续下滑,整机制造商的利润空间一步步被压缩,整体上已进入微利时代。

  利润大幅下滑

  10月10日,华锐风电发布公告称,公司2012年1~9月的净利润将出现亏损,亏损额度不超过2.6亿元。而此前的连续三个季度,华锐风电净利润都在下跌,今年二季度利润仅0.25亿元,与去年二季度的6.59亿元不可同日而语。

  金风科技今年二季度净利润为0.72亿元,仅为去年同期4.25亿元的六分之一。近日,花旗环球连续对金风科技给予“沽售”的评级,理由是“国内风力发电机组制造业目前产能闲置逾40%,预期市盈率偏高,谈行业复苏仍言之尚早。”

  不仅仅是行业龙头企业境况不佳,其他风电上市公司的日子也不好过。第一家在美上市的中国风电整机制造企业明阳风电自去年第三季度以来连报净亏损;大唐新能源今年二季度主营利润率为4.99%,同比下降85.02%;龙源电力相对情况稍好,但主营利润率同比依然出现10.05%的下跌。

  “目前,我国1.5兆瓦风机价格大约为3600~3700元/千瓦,为高峰时期的一半。”上海电气(601727,股吧)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琦表示。

  自2008年以来,我国1.5兆瓦级风机的平均价格以年均22%~23%的速度下降,2010年末的均价达到3900元/千瓦。有消息显示,目前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的报价最低,其1.5兆瓦机组报价已经跌至3200元/千瓦,而在申能内蒙古某项目的招标中,东汽2兆瓦的机型更是报出了令人咋舌的3650元/千瓦。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黎翔坦言,在现在市场价格体系下,风机制造企业必须依托规模优势才不会亏本,“个别风机制造商所谓的盈利,往往只考虑了设备采购和制造的成本,却忽略了后期的服务和维修工作。”

  明阳风电首席运营官郝义国则认为,产能过剩是造成目前市场非理性竞争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大量投资商纷纷涌入风电设备制造领域,在加速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导致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产能过剩的问题日益凸显。”

  产能过剩超四成

  纵观2011年,并网和消纳不畅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风电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其中,“弃风”问题尤其严峻。

  2011年,中国的限电“弃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特别是在东北、西北地区,风电被大规模限电“弃风”现象更加频繁和常态化。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中国风电“弃风”比例超过12%,相当于330万吨标煤的损失。风电设备企业因为限电“弃风”损失达50亿元以上,约占风电行业盈利水平的50%。

  而与“弃风”相对应的是,去年风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同样大幅下降。全国并网风电装机的机组利用小时数从2010年的2047小时下降到2011年的1903小时,减少了144小时,降幅7%(当年火电同比上升263小时)。

  据了解,2011年中国新增风机装机容量仅为18吉瓦,仅华锐风电、金风科技、东方汽轮、明阳风电和联合动力五家企业的产能就超过了上述容量。同时,丹麦维斯塔斯、西班牙歌美飒、美国GE等国际风机制造业巨头也纷纷在华建立生产基地。据统计,2011年中国主要风电设备制造行业产能已达到30吉瓦以上,这导致国产设备40%以上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

  由于风电机组市场不容乐观,总产能已远远超过国内市场需求,海外市场的开发才刚处于尝试阶段,2012年风电设备产能过剩已成定局。

  金风科技总经理王永同样认为,由于前几年持续的产能过大,而去年市场突然“刹车”,目前国内风电设备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已经非常明显,2012年的产能大概仍有30%~40%是过剩的。

  《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12》指出,风电设备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是大型企业的扩张。一方面,有些大企业受到所谓“资源换产业”的地方政策压力和引诱,不得不在当地建厂以获取风能资源,之后再用资源去换订单;另一方面是竞争的需要,产能提高才有可能承担大额订单、形成规模效益,并由此得到一定的竞争优势。

  不过,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如果以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达6.02万亿~6.61万亿千瓦时、风电平均上网电价0.6元/千瓦时的水平综合测算,10%的风电消费量将意味着能创下3600亿到3900亿元的市场空间,市场前景仍然非常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