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功能部件的技术概念早在二十多年以前就逐步形成了,随着数控机床的发展,其范围和作用也在不断扩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数控机床的技术先进程度和对市场的适应能力越来越依赖于功能部件的发展。
我国数控机床功能部件的发展近年来出现了新的趋势和新的模式。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曾过多地偏重于其技术内涵,忽略了其市场运做,较习惯于由政府出面支持研究院所、大专院校和骨干企业发展功能部件,以跟踪、规划、布局等手段来发展功能部件,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效果不明显。1991年我国数控机床(数控系统除外)功能部件的总产值不到8000万元。这个数据也许不完整,也没有包括在整机厂内生产功能部件的数据。但它一方面说明了我国从50年代末期发展数控机床以来,功能部件专业化生产的规模很小;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专业化程度很低;更说明了我国数控机床发展的速度之所以不理想,功能部件发展慢,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而到2005年,据有关企业的不完全统计,我国数控机床功能部件的总产值已达30多个亿(数控系统除外)。这十多年间,功能部件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三条:一是数控机床的发展。从1991年的2000多台,到2005年的近6万台,市场需求的扩大,带动了功能部件的发展;二是数控功能部件的发展模式从计划经济调控为主,改变为以市场经济调节为主。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政府有关政策的支持重点发生了一些变化,对功能部件的支持侧重于其市场的扩大、质量的提高、先进技术的研究。通过国产主机、整机的产业化,促进功能部件的市场需求的扩大,变长线为短线,激励社会投资,而较少为扩大生产规模对某些企业进行专项的技术改造。同时,加强了对民营企业的导向力度和国外、境外功能部件著名企业在中国投资、合作的引导。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数控机床功能部件的产业规模、品种类别、技术水平、营销方式、服务范围等都有了一定的进步,正在形成一个为数控机床全方位服务的网络体系和市场构架。
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到目前为止,仍和国外先进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从1999年开始,我国机床行业开始进入了成长恢复期,并已经开始进入制造和使用的成熟阶段。这个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数控机床设计的模块化、专门化,制造的柔性化、高效率,使用的普及化、多样化、个性化。而成熟阶段的重要技术支撑和营销方式就是数控功能部件生产和采购的社会化、国际化。从当前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来看,国产功能部件的适应性和满足度远远达不到市场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国功能部件的产品水平和国外有一定差距。我国目前生产的功能部件多数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技术含量低,难以适应国产数控机床的发展速度和技术要求。功能部件品种繁多,而高技术的、真正带有关键功能的部件对数控机床影响巨大。像刀库、机械手、托盘、主轴、直线导轨、直线电机,还有一些专用的定位、检测、报警装置都应属于这个范畴。这些关键的功能部件,我们基本上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和优势品牌。二是我国功能部件开发能力较弱,新产品开发速度慢,多数功能部件需要与国外合作开发、合作生产、合资经营,甚至只能来件组装。三是我国数控功能部件企业的规模都不大,固定资产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70多家,占全部功能部件生产企业的10%以下,而像汉江机床厂、南京工艺装备厂、烟台机床附件厂等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企业就更少了。从综合情况看,我们现在还是没有完全走出以多取胜、低价竞争的阶段。据相关资料显示,2005年我国机床厂进口的数控功能部件(不含数控系统)达6亿美元,而同年国内生产的类似产品销售额只近30亿人民币。所以,从技术含量、市场份额来讲,我国功能部件的供货主体还在国外。虽然这两年形势有显著变化,但高技术的、最新型的功能部件,我国尚在研制过程中,市场占有的前景依然不容乐观。
我国数控机床功能部件下一步发展的重点应该更加明确。
1、功能部件产业还应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以市场调节为手段,在竞争中扩大规模和提高水平。我国的功能部件生产企业的“出身”有四种,一是从研究院所、大专院校以技术支撑发展而来的企业,可称为“院所型”。这些企业的特点是:有一定技术基础和人才基础,有多项技术的发展潜力,但生产手段较弱,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产业规模,在成本、营销、服务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差距;二是从主机厂逐步“独立”、“分离”出来的以生产某种功能部件为主发展起来的企业,可称之为“主厂型”。这些企业在生产能力、工艺水平和使用经验上都可以适应市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形成规模,但由于其与原主机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竞争中往往让用户产生疑虑,影响其市场开拓,同时,其开发能力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难以形成著名品牌。三是在江浙一带大量涌现出的民营企业,可称之为“民企型”。这些企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单一品种为主,如“护链罩”、“拖板”、“喷油管”、“排屑器”、“照明设备”等。由于竞争激烈,其质量和价格都能在中低档数控机床上满足市场需要,虽然这些品种的高档产品尚不能制造,还需依赖进口,但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我国数控机床目前发展的总体需求。还有一部分外商合资企业或独资企业生产部分较高水平的功能部件,但批量较小,且没有独立的开发能力,不能形成功能部件的主体和主流。
长期以来,我国数控功能部件一直处于调整、重组、逐步发展的状态。根据这几年的经验,我国的数控机床功能部件应该坚持以主机带动市场,市场调节为主,政策培育为辅的发展方向。坚持走民营、合资、国有共同投资、共同发展的道路。
2、要加强开发和科研力度,逐步改变我国功能部件总体水平的状况,国家应在科研开发和成果推广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数控机床功能部件是一种高技术产品,随着数控机床本身功能需求的扩大,需要与之配套的功能部件水平也要大幅度提高,甚至很多功能的增加和提高需要通过功能部件来完成。这些技术往往是前导型、基础型的,有的涉及国家安全和国防安全。因此,除了相关的科研和生产企业加强人才引进和科研攻关外,建议国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促使其加快发展速度。
3、数控机床功能部件企业要通过调整、重组发展,提高成套供应能力。数控机床近年来的发展趋势是高效、高速、成套,作为功能部件的发展,必须适应这个趋势。而我国功能部件企业“单打一”的较多,建议各生产企业通过各种合作和重组,逐步建立以资产为纽带的企业集团,以加强科研开发能力和成套供货能力,提高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数控功能部件的全面发展是我国数控机床和装备制造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和必经阶段,应引起各个方面的高度重视。我国的功能部件产业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再经过3-5年的努力,必将迎来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将会进一步推动我国数控机床及其相关产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