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能工厂

奔驰40号智能工厂的秘密

发布时间:2017-06-15
关键字:奔驰 智能工厂 
导读: 在奔驰最先进的智能工厂里,两人高的机器手臂,没被关在栅栏里,而是和工程师一起合作,协力将重达百公斤的电池安装到混合动力车里。

    当你我都还以为新制造只是趋势时,汽车品牌奔驰(Benz)的分享将让我们看到,它已经能翻转战局,重新定义市场排名!

    “如果看到星星,就是斯图加特(Stuttgart)到了,”德国斯图加特的当地人都会这么介绍。因为这座德国最有钱城市之一,其市中心的火车站屋顶,就缓缓的转动着奔驰的三芒星标志。

    这颗星星的光芒曾一度黯淡。2005年,长期雄踞全球豪华车销售冠军的奔驰,输给了总部同样在德国南部的BMW,2011年甚至再被奥迪(Audi)追过,落居第三。

    但事隔十二年,奔驰去年又重新称霸全球豪华车市。

    ▲ ▲ 在奔驰最先进的智能工厂里,两人高的机器手臂,没被关在栅栏里,而是和工程师一起合作,协力将重达百公斤的电池安装到混合动力车里。

    这里,人机协作不断线

    弃全自动,拚36款车全订制

    1970年代,奔驰三款车型就能迎合多数客户需求,但现已有36个车款,预计未来将超过40款。

    奔驰全球生产与供应链管理最高指挥官,也是奔驰董事会成员薛佛(Markus Sch?fer),在斯图加特的总部,接受《商业周刊》独家专访时提到,支持奔驰成长的关键,就是工业4.0。

    薛佛说,“对戴姆勒集团来说,毫无疑问的,数字革命将根本改变我们的产业。”

    为了深究奔驰12年复仇成功的秘密,我们沿着莱茵河支流,又开了半小时车,来到有百年历史,奔驰全球最大、年产能超过三十一万辆的辛德芬根(Sindelfingen)工厂。

    2014年,薛佛帮奔驰打造了一座智能工厂,就藏在辛德芬根工厂,工厂编号40。这里,就是奔驰找寻未来生产方式的秘密基地。

    一进入工厂,有别于一般汽车厂的流水线,这里只看得到几个小型的工作站。“先进的技术我们都会先在这里研发、测试,就像婴儿在这里出生,等到会走路,就会导入到全球工厂的生产在线,”TecFactory里的工程师说。

    第一站,我们看到奔驰正在测试的“人机协作”。

    奔驰1971年就开始在生产在线大量使用机器人,我们在S-Class的车体工厂里看到,大型、超过两个人高的大型橘色机器手臂,繁忙的来回转动,把银色尚未喷涂的车体举起旋转、移到另一区,继续焊接及锁上螺丝的动作。因为怕伤到人,它们就像动物园里的动物,全被围在栅栏里。

    和外界的想象不同,对奔驰来说,为了对应订制化需求,“生产线需要更多弹性,我们正在尝试让人在生产在线,占有更重要的位置,来取代过去大量自动化生产,”薛佛说。

    回到TecFactory,工程师要我们摸摸一台和人的手臂差不多大小,但能轻易搬起超过五十公斤重物的机器手臂,只要人的手一碰到机器,正在搬运金属齿轮的手臂,就立刻停下动作。在一旁操作的人,可以随时介入,而不用停止整条产线。

    以奔驰高级车型S-Class为例,现在你可以在门市或网络上,打造自己的梦幻车,从选择汽、柴油引擎开始,到车灯套件、后座娱乐套件、甚至是车内香氛,再到轮圈、座椅颜色,是否需要电动车窗等,共有约40个套件、配件让你逐一勾选。当你送出你的清单,奔驰就会找到离你最近的经销商和你联络。

    因为车系快速增加、产品高度订制化,现在奔驰生产在线流经的每一辆车,都配备不同零组件,机器无法做到如此弹性的生产组装。人机协作的优势是,可以一方面由人来控制机器搬重物,或调整机器角度。同时,生产在线的人再按照着屏幕上的指示,灵活装配订制化零件。

    这里,用AR模拟最高效组装

    一下单,车子可自找产地与零件

    走到第二站,工程师J?rg-Christof Schmelzer全身布满传感器,他正在进行AR(增强现实)以及虚拟装配的测试。

    你可想象成游戏机Wii或Xbox一样,他做的动作,屏幕里的人物也会做出一样动作。因为车种变多,车里的零件和设计都不同,奔驰就在这里,透过数字的仿真,精准的找出每一个车款最有效率、符合人体工学的汽车零配件组装顺序及方式。

    其实,奔驰的竞争对手BMW跟奥迪也都有导入工业4.0。今日奔驰能重返第一,关键在于,它在这场战争当中,跑得早,步伐也跨得够大。

    2008年起,全球车市都因金融海啸而大幅衰退的期间,奔驰宣布逆势投资兴建匈牙利新厂,当时曾经被分析师称此举为豪赌。工厂于2012年开始量产B-Class,是奔驰在欧洲,除了德国之外的第一个汽车组装厂,这个人工成本仅德国四分之一的工厂,是奔驰重返第一计划里的关键投资。

    奔驰在全球快速扩张工厂,而它透过把这29座工厂内的设备联机,将让管理不至于失序,一面可以把产品线展开来,一面还可以就当地需求实时供货,满足消费者需求。

    未来,当顾客下单后,这笔订单所需要的零件,以及接下来在哪里生产,都将由系统自动计算出来,“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车子可以自己找到它的生产地点和机器,”奔驰发言人Matthias Krust形容。

    新制造可让一个品牌,能实时供货,又能给客户最多产品选择。站在制高点的奔驰,还看到什么非变不可的理由?文末,我们撷取与薛佛的重点对话,提供思考。

    《独家专访》智能工厂最高指挥官

    新制造时代,我们会更小心挑选供货商

    《商业周刊》问(以下简称问):奔驰为何导入工业4.0,遇到什么困境?

    薛佛答(以下简称答):奔驰在全球已有二十九座工厂,其中很多是近几年才完成的,目的是要以在地生产,来支持全球销售量成长的目标。

    第二,奔驰有约1500个供货商,随着产量及车型增加,我们每天要处理世界各地供应链运来的4600万件零组件,复杂度和变动性都在增加。供货商也面对很大的挑战。

    另外,有些地区、国家的劳工工资或其他商品成本提高,我们面临了一些利润压力。为了解决这问题,我们必须靠提高效率,来保持获利。

    更重要的就是订制化,我们必须满足客户,尽量为他们量身打造他们要的车,这是我们要面对的新挑战。

    问:能不能谈谈供应链的改变?

    答:供应链的状况必须很透明。过去,我们只知道(供货商送零件来的)卡车在哪,但现在我们根据实时的天气及交通状况,数据库会计算车子什么时候会到,更知道车子里数百个零件的质量如何。如果预先算出车子会赶不上我们的生产,因已导入混线的弹性生产,我们就可提早应变。

    问:供应链未来跟不上你们的步伐,会不会被淘汰?

    答:前提是,我们要非常小心挑选、训练他们成为合格的供应链。

    问:在打造智能工厂的过程中,奔驰并非大量采用自动化,而是在尝试以人替代机器?

    答:目前我们是利用弹性生产系统(Agile production system),也许只要一个周末,工厂生产线便可改变。我们需要人的智能及弹性,也需要机器做重复式及劳力性的工作,两者相辅相成。

    例如制造一辆S-Class,可以有百万种的组合方式去制造,也许你可以花五年时间,研发一台机器来做这件事情,可能也会成功。但这过程可能有些制造的技术一直在更新,你完成的机器,也许已经过时了。

    机器无法很快配合每天要面对的快速改变,例如消费者的需求。我们现在制造引擎车、混合动力车,也许很快要改成制造电动车,而且车内还要加装很多雷达、传感器等。这些变化都相当迅速,如果针对这些东西,专门设计一套机器,会花很多时间。

    最弹性方式,就是人机互相协作,因世界上最有弹性的还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