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能工厂

全方位智能运营

发布时间:2017-04-15 作者:佚名 
关键字:智能运营 过程控制 
徐州徐工施维英机械有限公司(简称徐工施维英)是徐工集团核心支柱企业之一,徐工施维英定位未来的企业管理创新的发展方向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智能研发、智能制造、智能供应、智能销售、智能服务、智能决策,从而实现全方位的智能运营,以“两化”融合为基础推进企业全面转型和创新,不断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徐州徐工施维英机械有限公司(简称徐工施维英)是徐工集团核心支柱企业之一,徐工施维英定位未来的企业管理创新的发展方向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智能研发、智能制造、智能供应、智能销售、智能服务、智能决策,从而实现全方位的智能运营,以“两化”融合为基础推进企业全面转型和创新,不断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徐工施维英在整个智能运营工程的推进过程中,信息技术应用对企业各业务环节的全面覆盖是实现“两化”融合的基础,系统整合及综合集成应用是实现“两化”融合效益突破性提升的关键。
    
    徐工施维英围绕智能运营的建设,以“两化”融合为突破口,在推进“两化”融合的管理创新工作中,更加注重对于人才的培养。主要实施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全面深化“两化”融合,加强系统整合及集成贯彻落实“两化”融合理念,从战略、规划、流程、人员层面推进信息化与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与服务创新的全面融合,并不断挖掘各系统间的联系,提供数据共享。
    
    1.战略融合:制定了《信息化战略全景图》。信息化战略与企业战略、管理理念、模式变革紧密结合和相互支撑。信息化战略上升为企业“十二五”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规划融合:信息化规划是以合理的战略、架构和部署,确保信息化规划与信息化战略、企业战略及企业业务的充分融合与互相促进,并确保规划方案的落地生效。
    
    3.流程融合:根据当前业务和战略发展需求,召集各条业务线的人员进行流程大讨论,梳理和优化核心业务流程,形成可复制的企业DNA。
    
    4.人员融合:调动自主学习,加强信息化培训,信息化理念深人人心。公司有完善的项目实施场所和培训教室。信息系统整合、研发、优化过程中,各部门业务人员全过程主动参与信息化建设,造就了一批既精通管理和业务又熟悉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并先后走上了企业各关键部门领导岗位。
    
    5.数据融合: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深人外加各信息系统、各业务关系中的数据联系,充分利用数据共享功能,解决数据孤岛问题,并使各信息系统在发挥各自功能的同时,借助上下游系统进一步挖掘潜在业务联系。各级领导、各部门负责人高度重视,加强执行力信息化建设投资大、涉及面广、项目周期长、工作细节多,需要各级一把手强有力地持续坚持。除了公司领导身体力行积极推动外,各部门负责人作为项目涉及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至少设立一名关键用户,信息化建设在徐工成为名副其实的“各级一把手”工程。各部门负责人及关键用户全程参与信息化项目规划,亲自参与流程设计和汇报,参加信息化培训,合理调配各种资源,关注项目进展和阶段目标,面对各种冲突、争执和矛盾,能从企业战略发展高度,判别是非,坚持原则,及时妥善处理,各级领导亲自调度,加大执行力,扎实推进“两化”融合。创新项目管理模式,注重项目过程控制
    
    所有项目实施包括六大步骤,即项目启动、蓝图设计、系统实现、用户测试、上线准备、上线推广等六大阶段,在项目实施每个阶段中通过日结会做到日清日毕,通过周例会、月度汇报会、阶段汇报会等制度,及时沟通解决各级各方面问题,贯彻“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的思路,提倡80%复合度原则、加大培训原则、加强沟通原则、引导接受、喜欢、离不开原则,加大执行力度进行项目实施,更要注重项目集中办公好、宣传少不了、知识共分享、过程更重要。
 
    深入自我剖析,做好项目计划及规划工作
    
    要在管理和智能化应用方面有所提升,首要工作是要发现自身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在自身问题的发掘过程中,需要公司领导层及各部门的充分重视和过度自身剖析,从而发现老问题,提出新需求。因此,企业在每年末和年中都会要求各部门做半年总结及规划,并进行统一汇总、梳理,并做好相应的战略规划工作。2011年底,随着企业组织结构的变更及新公司的划分独立,企业高层高度重视企业未来信息化的规划和建设,并成立信息化管理部,专门负责企业信息化的规划和建设工作。信息化管理部成立后,不断深人各部门、各业务环节了解需求、发现短板,经过部门及高层领导的多次论证,于2012年初成功制定了企业信息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并对信息化“十二五”战略规划做了进一步细化,并确定未来三年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重心放在企业智能运营规划上,并于2012年开始实施“智能运营工程”建设。
 
    全面夯实项目实施基础,为项目后期推进奠定硬件基础
    
    要做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为智能运营工程奠定网络及硬件保障,就必须在厂区建设之初就做好相应网络及硬件规划工作。2011年,随着混凝土机械两大产业基地的规划及开工建设,基地建设在信息化基础硬件方面秉承数字化、可视化、集成化的理念,依照高效性、高扩展性和灵活性的特点,系统规划和建设了公司的弱电工程,全力打造数字化厂区。
    
    厂区数字化主要包括现代化机房、数字化会议系统、数字化电视展示系统、自建电台、数字化广播、数字化大屏展示系统、数字化网络监控系统等,改变了传统的要部署视频网络、广播网络、监控网络等多个网络的局面,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的一网多用。事业部两个生产基地万兆互通互联,实现了只要有计算机网络接口的地方就可以灵活增加电视、监控、广播、工位机等终端设备,为企业的下一步信息系统及集成整合建设奠定了硬件基础。
 
全方位智能运营
 
    明确项目范围,确定项目目标,制定详细项目实施计划
    
    项目的顺利实施及完成,需要明确的范围和目标。经过详细调研及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了智能运营工程的项目实施范围、项目目标、参与人员、实施计划。本次项目的核心目标是打造“一个中心、八个面向、六项智能”的一体化智能运营管理平台,该平台向研发人员、生产人员、供应商、营销和服务人员、经销商、客户、管理层,实现智能研发、智能制造、智能供应、智能销售、智能服务,并通过统一的智能运营指挥中心将各信息系统数据挖掘和展示,为管理层提供智能决策依据,从而实现企业全价值链智能运营一体化管理。其中项目的主要范围如下:
    
    1.SAP系统提升工程。全面升级和优化SAP系统,包括BOM数据优化、计划订单优化、配送指令优化等优化提升工作,为下游系统提供全面有效的数据基础。
    
    2.制造执行系统MES项目建技术通知及图纸模块。MES系统为SAP的下游系统,该系统从SAP接收生产订单及BOM物料数据信息,根据接收过来的生产计划及配送指令,进行自动排程,并自动生成物料配盘数据,供应商可以查询物料配盘及配送信息,整个配送过程通过二维码扫描人库、过账及质量检验等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的准确性。生产模块根据排产信息进行开工、完工操作,有效地监控了生产过程,并准确地记录了工人工时信息。
    
    3.  360度营销信息化平台建设。该平台秉承360度全方位营销的设计理念,充分借鉴集团内外营销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根据徐工施维英的实际业务需求,全力打造销售服务备件体系的全覆盖,同时考虑同行营销服务管理的前沿趋势实现系统的灵活扩充,具备较高的前瞻性。此外,该平台实现与相关业务系统(SAP/GPS/MES)的充分集成,提高业务流转效率并实现集团整体管控及业务整合需要,实现与400呼叫中心、移动客户端的无缝集成,具有较高的集成性。
 
    4.GPS物联网平台建设。该物联网平台着力打造“三个统一”,即“统一平台通信协议”、“统一控制协议”、“统一外观和插口”,做到一个平台兼容多家硬件供应商,公司内部、代表处/经销商、最终客户分级管理。平台将重点建设前移车管理、智能化报表和分析系统、回款管理、手机终端,全面打造最先进的“站、泵、车、人”一体化的第二代智能物联网平台。
    
    5.注重自主创新、自主研发。在坚持联合研发与自主研发的同时,对于涉及产品核心及业务核心的信息化平台,要始终坚持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并不断创新,增加产品核心竞争力和附加值。
    
    6.智能运营指挥中心I OC建设。工OC智能运营指挥中心通过综合利用物联网、数字化工厂、产品智能化等技术,实时监控客户的车辆状态,车间的设备状态、物流状况等,通过400呼叫中心向各业务部门、客户、经销商及合作伙伴提供主动服务。IOC智能运营指挥中心是徐工施维英IOC智能运营系统一期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打造行业首个面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各业务环节,实现管理可视化、一体化的混凝土机械智能化运营管理平台,为徐工施维英的迅猛发展提供智慧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