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能工厂

智能工厂:仰望星空后要脚踏实地

发布时间:2017-12-16 作者:刘昌宏 
关键字:智能工厂 
11月23日上午的高管集训营,我们聆听了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祁明主讲的《中国制造2025》。说实在话,要用半天时间把这个话题讲清楚真的不容易。
    11月23日上午的高管集训营,我们聆听了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祁明主讲的《中国制造2025》。说实在话,要用半天时间把这个话题讲清楚真的不容易。
 
    众所周知,如今的中国制造业已经以门类齐全、体量巨大称雄于世,但大而不强、大而不精也是我们明显的短板。即使这样,各西方先进工业化国家还是为应对产业空心化,纷纷提出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国家计划,以图将制造业从新兴市场国家回流。2013年美国发布了《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初步设计》,组建美国制造业创新网络(NNMI),试图通过创新和网络化促成新制造业模式的形成;英国发布了《英国制造业2050》计划;法国发布了《法国新工业计划的34项目》;日本发布了《制造业人机共存战略》;在制造业依然占据优势地位的德国也开始认识到今后制造业中网络和数据的重要,提出了德国工业4.0的理念。
 
    1
 
    工业1.0是机器代替人工;工业2.0是自动化流水线;工业3.0是数字技术下的高度自动化;工业4.0是依托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云制造时代。对于工业4.0的研究汗牛充栋,简单来说,它就是顾客对需求的一个设想通过云服务进行产品设计,用人工智能进行工艺设计,然后将订单发给联网的一台一台设备或工厂,工厂、设备会自动生成数字化的加工程序并组织生产、物流、出货。
 
    网络上流传的某国令人瞠目结舌的自动化生产线可能只能算工业2.0,充其量是工业3.0的技术。真正的工业4.0的制造系统各国都在探索中。这是一个极度理想化的智能制造系统,还有待大规模的工业物联网的建设、大量的自动化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软件的开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普及等。所以理想化的工业4.0可能会在一些简单产品上率先实现。对于汽车这种复杂且法规要求严格的产品20年内断然难以实现,只能作为我们仰望星空的憧憬而已。
 
    但祁明教授后面的介绍又再次启发了我们的思考。他介绍了智能制造和个性制造的10个行业案例,云制造和数据制造的10个行业案例,以及服务制造、体验制造、社交制造、3D打印等多行业的转型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我们意识到:很多行业都在利用新技术解决新问题,创造出引领行业的制造模式。他们是行走在去工业4.0的路上的创新者。
 
    制造系统要智能化什么?当然首先是要对客户需求进行智能应对。世界很多行业的顶尖企业开始从电商时代向定制时代转型,汽车行业的变化稍微慢一点,但已经有了先行者。
 
    2
 
    东风日产制造系统一贯追求同期生产,制造系统在行业内是可能率先实现定制化生产的企业,具体内容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这是我们制造系统未被发挥的优势。但因为现阶段顾客还没有强烈的定制化需求,简单说:定制化短期并不能增加销量,可能还影响销量。电商的推进也因要顾及4S店收益而犹豫不决。但大家担心的是市场万一哪一天突然形成了定制化的风潮,我们再转型还来得及吗?为此,我们必须要制定传统销售模式和新兴销售模式通吃的战略。传统4S店专攻爆款车型,大批量品种;电商逐步开展销量少、要向4S店搭售的车型,开始以练兵为主,失败了也不影响大局。让电商与4S店在竞争中发展,从优惠促销到网上定制、特色改装,逐步提高东风日产APP对客户的吸引力,电商销售的车型今后逐步扩大,最后的发展就顺应社会潮流水到渠成了。
 
    提高APP或微店影响力的方法是培养粉丝,这点不用说了,谁都知道。效益是可以代替部分花钱到外面做广告。这里想讨论一下共享汽车。大家应该清楚,共享汽车肯定会造成整体的汽车销量下降,如果共享汽车大发展,汽车长期的销量展望值都要往下降。但如果我们不进入共享汽车,万一一个野蛮人把共享汽车做成了,那我们汽车厂就会成为他的一个OEM制造商,我们的品牌会彻底消失。所以,我们必须要主动迎战,进入共享汽车领域的目标是阻止行业外来者将共享汽车做成,我们做成更好,但至少要让他搞不成。或者是让市场上的共享汽车缓慢成长,最后我们能搞成。因为我们是造车的,库存车正好处理去搞共享汽车。当然,策略可以和现在市场上共享汽车公司有所区分。我们可以把共享汽车做成车主福利,提供我们的车主异地用车,主要在高铁、机场设置用车还车点。如果一个长期在我们4S店做保养的东风日产广州车主,春节回武汉过年,他可以把自己的车在广州给人共享,自己到武汉机场后就可以拿到一辆东风日产车使用,只用交少许费用就可以了,岂不是很美!那么,东风日产车主就能做到一城买车、全国用车。因为我们倡导的是异地用车,所以对购车的热情也不会造成打击。全国的4S店也可能会积极参与我们这个共享汽车的计划。
 
    3
 
    我们制造系统还能智能什么?现在全国的物联网网络还没有建成(可能要等到5G网速阶段才有可能),自动设计软件还没有成熟,新的制造模式必须解决新的经营问题,不能为了智能而智能,简单地说,智能工厂的转型必须取得相应的效益。现阶段在局部物联网条件下在工厂的智能运营方面也是可以获得收益的。
 
    首先让设备上网是第一步,是基础设施。就像道路一样,是工厂的必要条件。要求只有一个,联网的成本越低越好,谁都不愿意工厂外面的道路天天收高费。其次是要将设备系统中的数据取出来。这是因为设备这台计算机操作系统不是开放的,只能由他们将数据整理好后发送给网络服务器;后面重点来了,如何取到低成本数据分析出有价值的结果出来?这里就是创新了。举例:如果我们将某个刀具加工过程中的电流取出来,放在服务器中累积、分析,我们就可以找到刀具交换的最佳时机。以前我们考虑诸多风险后可能是100件换一次刀,有这个大数据的分析结果后,我们可以通过电流值的变化判断多少件换刀,这次这把刀可能加工了120件,下一把刀可能加工了200件才换刀。这样,制造系统就智能了,并可以降低成本。很多定期更换的消耗品都可能进入智能交换,如设备轴承、滚珠丝杆、滚珠导轨等。切削液我们现在也在做实验,自动测量浓度、PH值并自动添加,积累数据后分析,以前规定6个月更换一次的看能否通过数据判断是否要更换,预计切削液寿命可延长20%~50%。设备上网后通过数据的积累还能孕育出很多智能运营的案例,这个平台上会不断发展新应用。
 
    有人说:以上所说好像离工业4.0相差很远啊?技术的发展都是很难的,我们仰望星空之后还要脚踏实地,力争为公司经营贡献实实在在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