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智能供应链

智慧物流以信息技术提升消费体验

发布时间:2017-11-16 作者:段永利  来源:中国信息界杂志
关键字:智慧物流 信息技术 
“现在快递真发达,我15分钟前网上下单购买的生鲜产品,15分钟后不出家门准时收到商品,比我跑去超市一趟来回还要快得多。”家住朝阳区望京西园慧谷阳光的王女士对记者说。记者走访几个生活小区发现,像王女士这样选择线上下单、家门口收货的人有很多。现在好多家庭主妇不用推着小推车去超市选购油盐米面菜,在家里就能享受到近乎完美的购物体验啦。
    “现在快递真发达,我15分钟前网上下单购买的生鲜产品,15分钟后不出家门准时收到商品,比我跑去超市一趟来回还要快得多。”家住朝阳区望京西园慧谷阳光的王女士对记者说。记者走访几个生活小区发现,像王女士这样选择线上下单、家门口收货的人有很多。现在好多家庭主妇不用推着小推车去超市选购油盐米面菜,在家里就能享受到近乎完美的购物体验啦。
 
    正是智慧物流的力量,才能确保消费者实现全新的线上购物体验。智慧物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物流人人性的解放,是智慧和思想的解放。我们通常对物流的理解都是“傻大笨粗”,但恰恰是智慧物流更多地让物流人发挥出了自己的智慧,为消费者购物体验的升级不断努力着。
 
    我国物流缘何智慧?
 
    有人说,物流行业是中国过去10年诞生的最了不起的奇迹之一。2013年,阿里巴巴牵头出资成立大数据物流平台公司菜鸟网络,同时实现任一地点发货,中国24小时、全球72小时送货必达。菜鸟网络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3月,已覆盖中国70%快递包裹数,货通2700个以上的区县,连接大约200多万快递员,20万以上合作伙伴运输车辆,形成覆盖224国家和地区全球物流服务生态。消费者每收到10个包裹,其中就有7个享受菜鸟提供的服务。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快递包裹超过300亿件,位居全球第一,每天接近1亿件,未来,一天可能有10亿只包裹,用信息化手段打造智慧物流是大势所趋。
 
    过去我们强调物流在功能上要实现 6 个“正确”,即正确的货物、正确的数量、正确的地点、正确的质量、正确的时间、正确的价格。现在的智慧物流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在物流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等各个环节实现系统感知,是能全面分析、及时处理并自我调整,实现物流规整智慧、发现智慧、创新智慧和系统智慧的现代综合性物流系统。
 
    多年致力于物流研究并著有《物流管理概论》的学者、中国商业经济学会连锁经营促进会执行会长沈珺对本刊记者说,智慧物流的智慧就是体现在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物流,运用科学的思路、方法和先进技术解决物流问题,创造出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例如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利润;加速物流产业的发展,成为物流业的信息技术支撑;为企业生产、采购和销售系统的智能融合打基础;使消费者节约成本,轻松、放心购物等。
 
    沈珺还从全球角度和公共角度两个视野跟记者谈了智慧物流缘何智慧。所谓全球角度,就是说世界是平的,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商品、资金、信息、技术在全世界流动,智慧物流成了全世界的共同目标,所以一定要把智慧物流放进全世界去观察、去研究,智慧物流只是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子系统而已;所谓公共角度,是说智慧物流着眼于公共利益,而不是为了追求单个企业利润,企业智慧物流的运用,只是公共智慧物流的体现而已,所以,智慧物流不可能靠企业单打独斗,要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恶习,树立全国、全行业一盘棋的思想。
 
    随着物流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智慧物流必成为物流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提质增效的新路径。当前,政府从政策层面也在大力地推动智慧物流创新发展。智慧物流在向“智慧供应链”延伸,通过信息技术,实施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一体化运作,使市场、行业、企业、个人联结在一起,实现智能化管理与智能化生活。
 
    智慧物流离不开信息技术
 
    “我们线上物流能提供十几种服务,特别是生鲜产品。比如客户下单波士顿的大龙虾和南美的樱桃,怎么从原产地到达消费者的手中?我们就是通过线上的电商平台,下单以后,海航现代物流可以提供空运的服务,确保消费者完成一次完美的购物体验”,海航现代物流集团旗下的云商智慧物流有限公司总裁程丹在智慧物流峰会上说。
 
    业内人士把物流也定义了1.0到4.0的方向,程丹认为现在正处于4.0的阶段,4.0主要还是靠数据和科技来致胜的。海航现代物流集团在智慧物流领域的市场规模大概是1800亿,他们正在打造天网、地网和客户网三大网。这里的天网就是指海航现代物流集团拥有大量的全货机的资源,同时有七百架以上的客机的腹舱资源,这都是用来做智慧物流很好的载体;地网就是互联网,提供所有的数字化的网;客户网就是合作伙伴,管理着全国200多家机场,同时海航现代物流集团也运营了16家以上的机场。
 
    而在传统物流中,由于各种信息杂,往往很难搞清物料配送情况,导致发货滞销,重复发货,不能对运力资源进行最大化的运用。智慧物流构建的物流网使得我们通过个人终端能够在每一个角度看到物流配送情况,及时调整物料配送,极大地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不断更新,现在的新技术已经有能力去洞察到每个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工业4.0、物流新技术也有能力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场景化的服务。从消费角度来说,它会更好地对整个消费行为实现可感知、可优化、可触达和可服务。也就是说,未来的销售场景将不再是单纯的线下或者线上,而是双向融合、全场景入口。
 
    物流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譬如亚马逊仓库采用搬运机器人后,工作准确率能达到99.99%,总体工作效率提升3.5至5倍。智慧物流依托网络组建的云平台,将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中坚力量,客户下单,产品入库、存储、出库的所有一切信息都将储存在网络云平台中,这种物流网的组建,使得一切物流信息都将变得有迹可循。
 
    所以,离开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慧物流将无从谈起,信息技术的研发与运用是关键所在。无线射频识别(RFID)、电子数据交换(EDI)、全球定位系统(GNSS)、地球信息系统(GIS)、智能交通系统(ITS)等技术的不断升级有助于大力推进物流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
 
    智慧物流促进消费者体验升级
 
    几年前,大家都是在网上购物,一般一周之内包裹送达还能接受。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消费者希望无时无刻在任何地点都能够实现购物。“所见即所得”是消费者最根本的需求,如何让消费者快速地拿到商品,这是物流业永恒的话题。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消费数据大量积累,消费者体验需求也在发生改变,除了快,消费者在不断地需要更个性化、更有参与感的服务,包括可以在更多的场景中让消费者更快拿到商品。
 
    智慧物流有助于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以京东为例,它给客户带来“当天下单、当天收货”这一全新的应用体验让业界叹为观止。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物流规划发展部负责人傅兵在“一带一路•智慧物流论坛”上表示,京东一直在积极地探索和实践,打造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产品。2010年推出211当日达的服务;2016年推出了“京准达”的服务,200多个城市可以实现2小时内精准送达。其送达服务甚至可以精准至30分钟,目前这样的服务已经覆盖北京、武汉等7个城市;针对高价值奢侈品,京东物流推出了“京尊达”服务,由专属配送团队进行配送,配送员穿西装,戴白手套进行配送。这些产品都是为满足消费者越来越高的要求以及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消费者体验的不断升级催生新技术在智慧物流领域的应用,人工智能是其中代表。我们现在看到的机器人、无人驾驶,这些智能化的设备将在下一个阶段极大地冲击物流行业,物流将变得前所未有的高效,并且力争达到“零出错率”。
 
    2017年,顺丰获得了无人机的许可,让国内的物流企业看到了一些希望。在智慧物流方面,除了“亚洲一号”现代化智能物流中心的运营以外,京东物流无人化的技术也一直走在业界前端,他们的无人机现在已经在江苏宿迁和陕西西安进行常态化运营,无人车在越来越多的校园进行投入,京东的无人仓在今年年底也将正式投入运营,将实现在整个仓配、全链条的无人化。
 
    据傅兵介绍,京东正在向“天网+地网”的智慧物流体系建设迈进,对于京东而言,无人机是其部署智慧物流体系的重要一环,并且将其作为零售的基础设施推动智慧供应链建设,提升物流效率和体验,迎接“第四次零售革命”。目前,京东无人机发展策略是通过“干线+支线+终端”配送,打造空中物流网络。干线无人机配送就是通过干线无人机,实现载重50-60吨,覆盖1000公里半径的中心仓到分中心仓的干线物流快速调拨;支线配送是分中心之间和分中心到场站的小批量快速转运针对高值货物,京东规划是载重200公斤—2吨级别,覆盖半径大约在500公里左右;终端主要解决的是偏远地区和道路交通不便情况下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无人机载重量约10-50公斤,覆盖半径10-50公里。还有阿里巴巴的机器人小G,为浙江的法院提供承运包裹的工作,能自动避开路障、自助规划路线和乘坐电梯。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会改变现在物流协同的方式,互联网和大数据可以进一步让整个社会化的协同变得更加有可能。所以说,未来人工智能会改变物流整体的效率,会给消费者带来更深层级的全新体验。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相关资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