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对于力求智能化转型的四川长虹来说无疑是个利好。作为唯一入围2015年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以及2016年西部唯一一家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的企业,长虹不仅单纯地希望以机器人来武装自己,更是希望通过与消费者“肩并肩”,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需求。
很多人知道长虹是从电视上长虹彩电广告开始的,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1958年创立的长虹,是一家从军工起家的跨国集团。长虹的前身是国营长虹机器厂,是我国“一五”期间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是当时国内唯一的机载火控雷达生产基地。2015年,长虹年销售收入突破千亿,销售规模增长8.98%。2015年,长虹获批工信部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紧接着,长虹牵头的中德合作基于个性化定制的家电智能制造数字化虚拟工厂样板建设试点示范入选工信部中德智能制造联盟14家入围项目之一。
大规模生产成为过去式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曾一度以两位数的高速发展速度激流勇进,我国也一跃成为举世瞩目的家电产销大国。而在过去,我国家电企业几乎是以大规模生产的以量取胜的方法走上世界舞台的,而随着产能过剩,经济的持续转型,家电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此时,一个柔性生产、按需生产、“以人为中心”的家电生产模式便呼之欲出,而这正是智能制造的本质所在。
反观消费者需求,随着“制造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O2O、C2B等新兴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正在改变甚至颠覆传统行业的生态格局,并打通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直接沟通的渠道,为用户个性化定制提供了可能。
多年以来在企业信息化系统上长期投入,使得长虹在智能制造上的转型游刃有余。2000年,随着经营规模不断扩大,长虹逐渐意识到,原有的经营管理模式已经愈发无法满足迫切的生产经营需要,特别是提升制造效率方面,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从那时起,长虹决定将信息化手段作为提升经营管理和效率的重要手段,组织实施大规模信息化建设。截至目前,长虹累计已投入10亿元,引进了德国SAP公司的ERP、西门子公司的PDM,在应用软件及系统方面,引进德国的UG、WinCC、TIA、Flexible、TWinCAT 3.0、EPLAN等开发软件,始终与西门子、博世、施耐德、图尔克等工业4.0领域的知名企业长期合作。
智能制造“长虹式”解读
智能制造本身是一个宏观概念,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行业,面对不同产品自然也会有自己的解读。在消费电子类产品摸爬滚打数十年的长虹,自然对于智能制造有自己的理解。四川长虹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晓勇观点鲜明地表示:“我们考虑最多的是如何给消费者带来价值,最终使得企业盈利,这才是长虹实施智能制造的目的,而不是单纯地全部上机器人。其实,无人工厂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是为了‘以人为中心’服务的。我们最重要的是要满足消费者未来的一种个性化的需求,我们来高效、柔性、快速地响应。”
长虹对于智能制造的探索始于2007年,以董事长牵头,实施“长虹制造”战略。现在智能制造如火如荼,长虹又将其升级为“长虹智能制造”战略。潘晓勇如数家珍:“实际上,我们在该领域早有积累。我们主要探索以‘工业工程(IE)+信息化(IT)+自动化’为核心”,对于具体实施步奏,他补充道,“IE就是整体优化,如果是单独以自动化来规划可能并不是特别整体、全面,所以我们先用IE对整个公司的流程进行梳理,完成后再牵头做智能制造的规划。然后,我们根据需求实现整个企业的最优化,高质量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目前,长虹以物联网为核心,研究并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多阶段混联离散型生产模式。该模式以传感器、ESB、MES为支撑,实现对生产系统、产品、设备工作状态的动态实时监测,在满足大批量生产的同时,也可满足多品种、小批量的混线生产。该生产模式已经使得电视产品的场地利用率提升超过了30%,库存周转率提升超过25%,产品成本下降10%,人均产值提升超过20%。据悉,长虹位于绵阳的生产基地采用该模式之后,工厂占地面积由4万平方米降至2.3万平方米,场地利用率提升了42.5%,在多品种混线生产的情况下,人效提升40%以上,累计实现经济效益20.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