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其它

世界智能制造百人谈 | 潘云鹤:人工智能最终将会和中国的信息化合为一体

发布时间:2017-12-28 作者:佚名  来源:世界智能制造大会
关键字:潘云鹤 智能制造 
“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潘云鹤教授于 1997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浙江大学校长、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等职。
    标签一:人工智能应用开拓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潘云鹤教授于 1997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浙江大学校长、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等职。
 
    标签二:中国智能CAD和计算机美术领域开拓者
 
    作为中国智能 CAD 和计算机美术领域的开拓者之一,潘云鹤教授首次将人工智能引入计算机图形学和 CAD 技术,通过综合和类比生成设计智能CAD技术,在花型CAD/CAM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成果用于大批企业。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而且在虚拟现实和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技术等领域也取得优秀的成果。
 
    在开拓与推动我国计算机美术的发展方面成效卓著,完成的15项研究成果均达国际先进水平。发表论文120篇、专著3部。提倡的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育才模式已在浙大推广。
 
    标签三:人工智能2.0核心理念的重要推动者
 
    人工智能,自 1956 年被提出以来,历经浮沉,已经走过 60 多个年头。
 
    我国发布的《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培育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人工智能正式列入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我国的“科技创新 2030——重大项目”也即将新增“人工智能 2.0 (AI 2.0)”专项。尤其重要的是,在今年 3 月的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首次进入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之中。
 
    潘云鹤院士对于人工智能这一国家战略的促成,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2016 年 12 月,潘云鹤院士在中国工程院院刊 Engineering(主刊)发表了题为:“Heading towar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迈向人工智能 2.0)”的论文,从人工智能 60 年的发展历史出发,通过分析促成人工智能 2.0 形成的外部环境与目标的转变,分析技术萌芽,首次明晰了人工智能 2.0 的核心理念:
 
    “我们给出的 AI 2.0 初步定义是:基于重大变化的信息新环境和发展新目标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其中,信息新环境是指: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的普及、传感网的渗透、大数据的涌现和网上社区的兴起等等。新目标是指:智能城市、智能经济、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能驾驶等从宏观到微观的智能化新需求。可望升级的新技术有:大数据智能、跨媒体智能、自主智能、人机混合增强智能和群体智能等。
 
    AI 2.0 的技术特征表现在:一是从传统知识表达技术到大数据驱动知识学习,转向大数据驱动和知识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机器学习不但可自动,还可解释,更广泛;二是从分类型处理多媒体数据 (如视觉、听觉、文字等),迈向跨媒体认知、学习和推理的新水平;三是从追求‘智能机器’到高水平的人机协同融合,走向混合型增强智能的新计算形态;四是从聚焦研究‘个体智能’到基于互联网络的群体智能,形成在网上激发组织群体智能的技术与平台;五是将研究的理念从机器人转向更加广阔的智能自主系统,从而促进改造各种机械、装备和产品,走上智能化之路。”
 
    潘云鹤院士还结合中国发展的社会需求与信息环境特色,给出了发展人工智能 2.0 的建议。在潘云鹤院士看来,我国在布局实施 AI 2.0 时,应关注以下 3 个方面的工作:
 
    1,要与重大需求和已积累的发展成果相结合,如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快递物流、智能社区、分享经济、智能手机、电视家电、制造业升级,和创新设计、跨媒体计算、图像编码、中文识别、知识中心、智能城市及大数据等先行理念或技术成果;
 
    2,研究内容要围绕大数据智能、互联网群体智能、跨媒体智能、人机混合增强智能、自主智能系统等新一代方向;
 
    3,中国要推动和全球各国科学家与智库开展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能沿着服务人类的正确方向升级。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e-works本着传播知识、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为网友免费提供,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本站将立即删除。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以便我们及时纠正。联系方式: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相关资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