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启制造元年
我国于2015年5月出台制造强国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中国制造2025》,全面部署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实施,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国内智能制造改造需求迫切;从2011年至2015年,我国终端企业在移动智能终端领域提交了超过8.7万件专利申请,在全球主要终端企业中占比接近50%;我国国产智能可穿戴市场规模达125.8亿元,增幅达471.8%。
伴随着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的快速上涨,中国制造业低成本竞争优势持续削弱,发展智能制造已成为重塑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2015年,我国发布《中国制造2025》,将智能制造确立为的主攻方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从核心技术突破、新兴产业发展和生产方式转变三个方面给予了战略定位。2016年,我国智能制造的顶层设计将进一步完善,《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将编制发布,《智能制造工程》将发布实施。
2.军工信息等领域保有千亿市场空间
我国军工集团培养了一批优秀军工电子生产企业,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这些企业切入更为广阔的工业、汽车、电力、安防等领域。军工信息化建设将是“十三五”我国国防投入的重要方向。
到2020年,军队要如期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目标,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军工信息化未来相当长时间内都将是我国国防投入的重点,特别是军用通信系统、电子对抗战、卫星导航系统、海洋信息化、网络与信息安全等细分领域。
据估算,军工信息化市场要求在2020年达到25%,军工半导体行业将拥有十倍以上的空间,至少是千亿以上。同时,随着4~18GHz GaN器件的普遍应用,微波射频功率半导体器件方面的开销将持续增长,ABI Research预计,微波射频半导体市场规模有望在2019年之前超过3亿美元。
随着物联网、汽车电子和通用技术的迅猛发展,测试测量行业也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期,同时,新兴应用推动测试测量产业飞速发展,我国测试测量产业在生命科学、化学分析、通用电子测量仪器等市场总额已远远超过以往数十年的总和。
3.美的有望一个月后拿下库卡
6月16日,美的宣布旗下子公司MECCA启动收购德国库卡集团所有股份的自愿公开要约收购流程。美的以每股115欧元价格溢价30%收购库卡,目标是增持库卡股份至30%以上,并未像外界所传不高于49%。美的董事长方洪波说,所谓49%上限是外界的想象。
按照德国监管要求,美的必须向库卡所有已发行的股本提出要约收购。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已于6月15日批准发布要约收购文件,美的股东大会已于6月6日通过批准该交易。
收购之后美的持股比例将取决于有多少股东接受要约,理论上如果全部股东都接受,美的需要动用40亿欧元,约合292亿人民币。
此次要约将于德国法兰克福时间2016年7月15日24时结束。如不出意外, 一个月后美的将拿下全球领先的机器人制造商库卡。
一部名为《德国工业4.0震撼》的短片曾在网上让不少国人大呼惊奇。在这部短片中,宝马的无人工厂里,超过90%的工作都由机器人操作执行。这些工业机器人的生产商,就是德国库卡(kuka)机器人公司。
作为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库卡的工业机器人几乎遍布德国乃至全世界的制造工厂里。那些闻名世界的德国企业,奔驰、宝马、大众、博世,都是它的忠实客户。可以说,它是德国工业自动化的基石。
这家企业长期获得来自中国的青睐。中国企业近年在海外的投资并购如此多,然而美的向库卡发出的并购要约却罕见地让德国政府踟蹰不前。德国政界不止一次表示,担忧美的收购库卡导致技术外流。
在公众领域,这一收购并未引起巨大的关注,但在专业领域,这家位于中国南部的家电巨头此举让欧洲震动。
“中国以前并购的是德国濒临破产企业,但现在并购的是德国成功且科技尖端的企业。” 对于美的收购库卡,《法兰克福新报》表示。
“政界人士担心,被视为德国‘工业4.0’核心的相关技术将因此流入中国。”
4.VR直播机器人手术
在过去,一个病房可以接受的进修医生一年在20名左右,每次的时间在三个月到半年不等,大多都是经过严格的申请筛选的副主任级别以上医生才有机会前来这样的全国顶级医院深造。
6月19日中午,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的主会议厅内上千名医生正戴着VR眼镜同步感受着一场特别的手术直播。
“手术过程非常清晰。”一名现场的医生说。
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许剑民教授团队是这次直播的主角,他们正示范的是一场机器人辅助直肠癌根治手术。在全国范围内,他们团队代表了直肠癌微创手术的最高水平。
过去,进行这样一场手术最多不超过十名医生可以同时在手术室里观摩、学习,但现在,VR技术正让这样的手术过程以更清晰的方式展现给了更多医生。通常情况下,培养一名可以站上手术台的外科医生需要至少十年的时间,这其中很大的原因来自于教学资源的短缺。
远在千里之外,在北京、广东、河南、浙江、江苏、福建、江西等十多个省份,还有无数的医生和上述会议厅的医生们一样也正在进行同步观摩。
“过去,使用这样的一台腹腔镜手术至少需要花一年的时间在中山医院进修才可以,有时候即便来了,也不见得学得很多,手术室容量有限,站在后面的医生其实根本看不清。”中山医院前党委书记秦新裕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据他透露,即便是在中山医院,一年的大肠癌手术也总共才大约1600例,留给每位医生实践的机会并不多,普通医院可能更少。在前几年,他们尝试过3D转播、微博直播,但是相比较VR直播无论在视觉效果还是传播人数上,都差了一大截。
“3D转播,必须要在一个固定的转拍点你才能看到,但是VR技术利用移动信号,你在家戴上眼镜也可以看,而且可以让医生感觉就在手术室内一样。”秦新裕说,正是移动通信解决了带宽和速度这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3D图像的可及性传播才在现在成为了现实。
那么,医生是通过怎样的方式看到这样一场手术直播的呢?
“我们会在手术现场采集来自场景3D摄像机、腹腔镜以及手术机器人的信号,将手术的场景及手术视野画面通过设置在手术现场的转播服务器,实时压缩为VR设备可以读取的视频流,通过互联网分发到全国各地的智能手机终端,医生在观看时只需要打开手机的App,并将手机放到VR眼镜前端,就可以清晰地感受了。”支持此次会议VR直播的技术团队eDoctor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
对于医生来说,目前观看一场这样的手术直播,只需自费买一个兼容谷歌Cardboard平台的VR眼镜,配合VR直播程序即可观看同步的手术演示。目前众多科技公司已经提供了多款从几十元到八九百元的多款移动VR眼镜。
但对于eDoctor来说,他们除了需要拥有熟悉手术流程的技术人员、拍摄人员外,要完成一个清晰的直播讲解,还需要汇集很多人才。eDoctor的CEO黄颖峰对记者表示,目前在国内,这样的人才非常稀缺,“会研发的不一定懂医学,懂医学的有很多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