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要投稿
联系电话:027-87592219/20/21转188
投稿邮箱:tb@e-works.net.cn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智能生产

以智能制造助力船舶配套企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16-10-23 作者:李沨 e-works整理  来源:e-works
2016年9月23日,(第二届)智能制造国际论坛在武汉洲际酒店成功召开。会上,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智能制造团队负责人李沨博士发表了题为《以智能制造助力船舶配套企业转型升级》的精彩演讲,本文根据演讲内容整理而成。

    2016年9月23日,由国家商务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湖北省人民政府、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e-works数字化企业网、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中心承办,武汉·中国光谷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创新产业联盟、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湖北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湖北立嘉会议展览有限公司、武汉市企业信息化促进会、武汉光谷光电中小企业产业协会、安徽省首席信息官协会协办的主题为“未来十年中国智能制造路线图”的2016(第二届)智能制造国际论坛在武汉洲际酒店成功召开。会上,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智能制造团队负责人李沨博士发表了题为《以智能制造助力船舶配套企业转型升级》的精彩演讲,本文根据演讲内容整理而成。

图1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智能制造团队负责人李沨博士

图1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智能制造团队负责人李沨博士

一、公司介绍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集团代号461厂,是船舶配套领域的龙头企业,2016年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单位。由于公司的军工背景,我们很少参与这类会议,今天有幸作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单位之一参加这样一个活动。

    提到船舶领域,很多人想象到的可能就是一个船体,其实不然。譬如在武汉汉口江滩停泊了一艘供参观用的军舰,内部本安装有核心装备和控制系统,由于技术保密的原因都被拆除了,只剩下一个壳体,而内部的机电设备就是我们企业的主营产品之一。武汉船机公司以大型、成套、非标装备制造为基本生产模式,产品涉及海军装备、交通物流、能源装备和焊接材料等多个领域,并在民船配套设备、海洋工程装备、港口起重机械、焊接材料、桥梁支座、水电设备等方面有广泛的市场影响力。

    目前,船舶行业面临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足、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加强、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不高的发展瓶颈,因此对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     提升质量:实现产品全过程质量控制,实现产品质量追溯;
  •     提高效率:提高生产组织效率、制造效率;
  •     快速响应:提高市场需求转化效率、提高按期履约率。

二、建设内容

    在智能制造系统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整体规划,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建设原则。提出两大支撑环境(智慧工厂基础设施、智慧工厂标准体系)和五大支撑平台(数字化企业运营平台、数字化研发设计平台、数字化生产管控平台、数字化供应链平台、数字化服务平台)的建设蓝图。

图2 武汉船机智能制造整体规划

图2 武汉船机智能制造整体规划

4
本文为e-works原创投稿文章,未经e-works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如已是e-works授权合作伙伴,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e-works内容合作伙伴申请热线:editor@e-works.net.cn tel:027-87592219/20/21。
相关资料推荐